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 查字典物理网 > 物理教研 > 教学参考 > 试论中学世界史教科书地图的编制和使用

试论中学世界史教科书地图的编制和使用
来源查字典物理网| 2016-05-23 发表| 物理教研分类:教学参考

物理教研

试论中学世界史教科书地图的编制和使用 一、在地图的编制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地图的编制过程中,应力求选择合适的地图,做到地图与课文的最佳结合,并为地图的合理使用留有一定余地。

地图的编排是教科书编写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科书的课文由于受到字数的限制,在每一课中需要配备一定的插图或地图,以辅助课文、扩大知识范围。当然,地图的使用也不是无限的,因为并不是每一课都需要配备地图,而且一课配备的地图也不能过多,以免喧宾夺主。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选择合适的地图就显得很……

一般而言,在教科书地图的编选过程中,应遵循三个原则,即围绕主题、简洁明了和避免出错。

第一,围绕主题。什么是教科书某一幅地图的主题呢?简言之,就是这幅地图的图名。地图的图名虽然简短,但必须概括全图的内容。如果概括不够准确,势必会影响教科书地图的应用。在原来使用的初中《世界历史》第二册中,有一幅题为《1949年的社会主义阵营》地图,这一图名曾经使用了很长时间。但在后来的修订过程中,发现这一题目有些问题。因为其中涉及二战结束后不久的南斯拉夫问题。南斯拉夫因为反对苏联的控制,在1948年被开除出共产党情报局,因而没有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所以,现在此图已改名为《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地图的画面必须简洁明了。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地图与一般专业性地图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的简明扼要。搞地图专业的人,对地图有一种与专业使命十分密切的感情。他们从这种专业感出发,一般都希望把地图画得越详细越好、地图中加载的信息越多越好,特别是地图中的经纬线,在专业人员看来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但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广泛使用的黑白地图却要求以简明扼要为最佳,表现最明显的是在地图中一般不添加经纬线。教科书中地图的配置,首先考虑的是地图与课文的紧密配合,所以地图内容必然只突出与课文相关的部分,而对其他内容多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为了与课文做到密切配合,教科书中的有些地图还做了进一步的简化和拆分。在20世纪90年代使用的初中《世界历史》第一册中,第19课《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中有两幅地图,图名分别是《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的进军》和《1828年的拉丁美洲》。比较熟悉历史教科书沿革的教师都十分清楚,这两幅地图的来源其实是一幅地图,即80年代使用的高中《世界历史》教科书中的《19世纪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一图。编写教科书时之所以考虑将一幅地图一分为二,其目的就是分割原地图中的不同历史阶段,将1816-1926年独立革命发展的情况与独立革命后的拉丁美洲的情况分开,以使图面更为简洁,做到“一图一用”。

第三,对原有地图的修改,必须做到在画面的表述上力求准确,尽量避免出现错误。这里提及的“原有地图”,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既包括在以前的教科书中已经使用过的地图,也包括其他作者已经制作好的地图。在编制地图的过程中,编写者必须参考一些原有的地图。但是,由于中学教科书的一些特点,编写者又不能够完全采用“拿来主义”的做法,而是要对原有地图做一些“加工”,具体来说,就是要对原有地图进行必要的“裁剪”,剔除那些与课文内容基本无关的内容,增加与课文内容关系密切的内容,如地名和战役标志等。如果单纯从画面上看,似乎是简单地在地图上减少或增加了一些线段、圈、点或图标、图例,其实,在这一修改的过程中已经融入了编写者的思想和意图,这就是突出什么和舍弃什么,而这种取舍是需要费一番思考的。

在实践的过程中,对教科书地图的修改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像教科书的修改一样,地图中的问题往往在使用的过程中才能被发现。第一版和第一次印刷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在下一版或下一次印刷中才能得到纠正。在教科


【试论中学世界史教科书地图的编制和使用】相关文章:

中考物理试题与语文学科的联系

中学物理CAI课件制作的实践与思考

建构主义教学观与物理教学模式

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论新课标下物理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农村中学低成本物理实验资源开发和利用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分解与达成

浅谈新课标实施中初中物理教师的定位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初探

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最新物理物理教研文章
热门物理物理教研文章
精品推广
教学参考推荐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