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 查字典物理网 > 物理教研 > 教学参考 > 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必须与课程改革同步

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必须与课程改革同步
来源查字典物理网| 2016-06-07 发表| 物理教研分类:教学参考

物理教研

摘要:从教育管理角度出发阐述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与课程改革的关系。在总结我国新时期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简称“教改”)和高考制度改革(简称“考改”)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两者的关系是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必须与课程改革同步进行,从而提出今后“教改”和“考改”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高考制度改革

1997年秋,山西、江西、天津二省一市承担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的任务。2000年秋,全国推广实施修订后的新课程方案;自1999年开始,广东省率先试点,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即到2001年在全国推广新的高考制度,其间2000年初,北京、上海、安徽二市一省开始试点春季招生考试,并且7月份上海市普通高校招收插班生和专升本试点改革方案出台并试行。作为教育改革的两大措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简称“教改”)和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简称“考改”)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但还存在有一定的问题。本文将在回顾和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进一步深入系统地开展这两项改革提供借鉴。

一、“教改”和“考改”的主要特点和内容

1996年5月底,原国家教委印发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下称新课程计划)。这是一个关于高中课程整体结构改革的试验方案,它依据现代课程理论,设立了具体的培养目标并按照优先必修课、加强限选课、规范活动课的原则,构建了以学科类课程为主,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形成了以必修课为主,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实现了培养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体系的合理组合。

新课程计划第一次提出普通高中的具体培养目标,实现了教育本质的返朴归真:突出德育地位,重视人格教育;突出综合素质,重视全面发展;突出个性特长,重视潜能开发;突出主体精神,重视主体教育;突出公民意识,重视规范教育。它通过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实现文明成果的合理选择:在课程范畴上,注意了显在课程与潜在课程相结合;在课程内容上,坚持了学术性与技术性课程相结合;在课程类型上,坚持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学期课程与短期课程相结合;在课程形态上,坚持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在选修课程中坚持限定选修课与任意选修课相结合。四个结合以“三个面向”为指针,力求处理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与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关系,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的关系,学科课程与学生心理发展顺序的关系,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关系。在管理上,由国家统一课程改为中央、地方、学校三个层次,实现三级管理,由统一要求改为适应不同条件和办学形式的需要。根据学校实践,创办出四种办学模式:升学教育模式,应重视能力培养;综合教育模式,应抓好分流问题;就业教育模式,应重视专业设置;特长学校模式,应重视特长培养。地方和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对课程进行弹性处理,主要是对任意选修课程和活动类课程进行具体安排,以便学校在实现国家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办出各自的特色。即要抓好三个定位:目标定位,要反映社会需求,对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应有所把握;实践定位,从人的角度说实现由个体奋斗到全面参与的转变,从方法角度说实现由实验研究到推广运用的转变,从工作内容说实现由单项突破到整体发展的转变;成果定位,巩固已有成果,完善现有目标,健全良性循环。

根据新计划大纲要求,各教材注意为全体普通高中学生进一步打好高层次的共同基础,又注意为学生进一步分流和文理科分流打好不同基础,重视多样化、层次性和灵活性,确立了必修和选修相结合,教学要求与多层次的教材相结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3+X”高考考试制度的出台。

经教育部批准,1999年起广东省进行“3+X”高考科目设置改革试验,取得经验和成功后在全国推广,揭开了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序幕。教育部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方案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高考科目设置改革。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推广“3+X”:“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英语逐步增加听力测试,数学不再分文、理科;“X”是指由高校根据专业设置和自身特点的要求,从理、化、生、史、地、政6个科目或综合科目中自行确定l门或几门考试科目,考生根据所报志愿,参加高校专业所确定科目的考试。其中“3+综合”将成为“3+X”的主体形式,综合科目不按一定比例进行“拼盘”,而是考查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中学所学知识的综合能力,以防止中学过早分科、偏科,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当然,考虑到学生的倾向性,也可以有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或文理综合、专科综合;二是高考内容的改革,突出能力和素质的考查,以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三是高考形式的改革,现行的一次性全国统考暂时不变,但对其它形式可进行研讨,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学校开设各种课程受考试目标的影响;四是录取方式的改革,重点是实施网上远程录取。

科目设置是高考改革的焦点。从科目设置改革来看,“3+X”方案具有开放性、自主性、选择性、发展性和平等性等特点,既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共同基础, 兼顾所有的文化必修课,又鼓励学生自主选修课程和发展个性;既要求学生选择的自主性,又考虑到高校选才的自主性,有利于普通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精神一致。考试内容改革是难点和重点。考试内容的改革要求试题的着眼点是应放在考查能力上来,考知识也主要检测知识运用的能力;试题应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注意学科之间的渗透和综合,体现现实生活的客观要求,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引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上所述,“课改”和“考改”的主要精神是一致的,根据素质教育课程化的思考,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高考制度改革相应地促进高中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二、“教改”和“考改”的深化和改进

我们不能否定新课程计划的优点,但在实施过程它也显示出一定的缺陷:(l)培养目标中对培养创新精神要求不够突出,缺少培养实践能力、信息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等要求;(2)在课程设置方面,语、数、外等工具课程要求不一致,理科课程仍偏多、偏难、偏深。面临信息社会,信息科学未进入课程体系,计算机课程似可有可无;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缺少课程支持,难以落实。综合性课程没有明确的措施和要求,课程的时代性体现仍然不足;(3)课程管理规范过于统一,留给地方的自主性仍很有限,学校课程(包括活动类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课时较少,如高一任意选修课每周只有2课时:(4)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缺少防御体系,过于形式化、随意化,偏离改革轨道。

基于这样的考虑, 2000年秋季实施的高中新课程方案的课程结构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两部分构成,分为必修课(思想政治、语文、数学、信息技术、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保健、艺术、综合实践活动)和选修课(数学、信息技术、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特点有:(1)明确了高中教育的性质,即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高层次的基础教育,适当调整了普通高中教育培养目标,强调了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了解中国历史和国情,对国家和民族具有责任感、具有环境意识和参与国际竞争意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等等;(2)注重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增加了反映当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新内容,将信息技术作为必修课纳入课程计划,要求各地积极创设条件,认真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让学生学会根据学习需要收集、处理相关信息;(3)将活动类课程发展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性,帮助他们转变学习方式,使学生通过探索性、研究性、自主性的学习和实践,提高综合运用新知识的能力;(4)调整课程内容,进一步降低理科课程难度,增加了文科课程中体现人文精神的内容,使之更加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5)给予地方和学校以更大的课程开发和使用的自主权。

同样,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3+X”模式具有很高的立意,它能够理解激烈的高考竞争,适应推行素质教育的需要,消除现有的“3+2”模式的局限。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机会的短缺与需求的矛盾仍然是高考问题的根本原因。它仍有很大的局限性:从外部讲,学生偏科依然,甚至加剧;学生负担依然,甚至加重;高考不公平性依然,甚至强化;生源范围缩小,甚至难为。从内部讲,文理科数学如何合卷,怎样“遵循大纲而又不拘泥于大纲”;综合科目设置的学科比例及相关问题;关于中学教育及其管理的调适问题。教学效果评价方式的社会理性要求有一种理性的教育价值观。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性考试,一方面要使高校的新生具有比较扎实的文理基础,并为高校不同学科和专业选择具有不同能力倾向的学生另一方面高考要能以较好的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产生积极的影响,给中学阶段的教育以更全面的导向作用。针对“3+2”和“3+X”的改革的局限性,诸如“3+综合考试”、“综合考试+X”和“311”高考模式陆续出台,并且在改革形式上推出“春季考试,春季招生”的改革试点。

“3+综合考试”模式,将“X”变成l门综合学科,即政、史、地综合为文科综合,由文科考生选考;理、化、生综合为理科综合,由理科考生选考。它对基础知识的要求更为全面,有利于高校选拔通才,并且有利于教学管理,促进综合课程的开设,被认为是最接近“3+X”方案的理想模式;“综合考试+X”模式针对现行高中所有9门课程按一定比重进行综合能力测试,再根据报考科目的要求选择其中一门或一门以上课程参加专业课程考试。计分办法是:根据综合考试成绩划定录取线,再根据专业课程成绩进行专业划线。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偏科”现象,有利于高校选拔到更合适的学生,克服“3+X”带来的不公平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负担;“311”高考模式中,“3”指的是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工具学科的基础知识测试,两个“l”指的是综合能力测试和特长学科测试。它能够培养知识广博、智力发达、能力较强、专业技能明显、素质结构合理完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突出,易做出创造性贡献的正三角形人才。

综合三种模式,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高考命题应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打破传统封闭的学科观念,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注意考察跨学科的综合能力。从操作层面上来说,遵循“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并不意味着超纲命题,而是防止对大纲知识点的死记硬背,以及对大纲知识点的简单再现,即提倡对大纲所规定的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在内容选择上,增加应用型和能力型题目,让学生用所学的相关知识来分析解决现实中的某些简单的问题。在“综合能力测试”中,对基本知识和概念、基本技能、思维能力、科学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意识等提出要求考核的内容,重点并不在于以往单一学科的“综合能力要求”,而在于学科之间的渗透与综合,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这是横向上的联系,此外还要注意纵向上的形式变化。

2000年初的“春季考试,春季招生”改革试点,突破了将学生升学考试总分作为唯一录取标准模式,淡化了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强调学校教育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高校办学必须以学校发展为本的思想;凸出两个主体:高校与学生;落实了四项自主权:招生计划的自主决定权,入学考试命题的自主权,招生秩序自行决定权,录取标准自主权。此外, 2000年7月,上海市普通高校招收插班生和专升本试点改革方案的出台也为我国高考形式的改革提出了借鉴意见,揭开了我国一年两次或多次高考的序幕。

&nb

sp; 三、“教改”和“考改”的思考

我国普通高中“教改”和“考改”仍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但通过上面的分析说明,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课程改革与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必须同步进行。两者关系非常密切,在一定程度上说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为任何课程制度都包括着课程标准和学生成绩评定问题,必然要规定相应的考试制度和升留级标准。在未来的课程改革中,应当重视考试制度特别是高考制度的改革,使课程改革与考试制度在相同的价值目标下达成有机的结合,使高考制度的改革在服从中小学课程改革大局的前提下更好地适应和促进课程改革。如今,新课程方案已经得到修订并在全国推广,培养目标有所改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核心精神。这对“3+X”高考制度会有所启示,它应该在此精神指导下进行,从而更好地解决高考与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的矛盾。

在迈向21世纪过程中,我们的社会发展将在如下几方面发生重要变化:(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并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这要求劳动者必须树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系列新观念,如竞争观念、效益观念、法制观念等等,具备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各种知识能力和品质;(2)社会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提出要求,影响教育发展和课程的改革;(3)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公民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对未来社会公民的道德素质和学校德育课程提出新的要求;(4)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进一步加快,学校课程的更新与发展也将面临新的挑战;(5)终身教育的观念将日益深入人心,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化社会将加速到来,这对人们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将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同时也向学校教育体系和学校课程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

在课程改革方面,加强高中课程综合性是时代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因此首先,要树立课程综合性的新理念,建立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有机结合平衡的课程体系,形成“学习——实践—发展—再学习”的良性循环机制。以新的理念来审视和加强现有高中课程的综合性,提倡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综合性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讨论和解决各类综合性问题中提高综合能力;第二,要求教师确立课程新理念,这是加强高中课程综合化的关键。为此,要改进在职教师进修办法,在开放的体系和机制中对教师进行提高性培养,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他们实施课程综合化的素质和能力;第三,加强高中阶段校本课程的综合性。这是对现有的以分科课程为主的课程体系的有益补充。为此,要处理好综合和分科校本课程、专题和板块课程、STS类型课程、隐性和校外综合课程的管理和开发;第四,构造一种面向全体、保证基础、增强选择、富有弹性和多向的管理机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创新精神的培养,坚持学生发展性原则、思维能力训练中心原则、理解性学习原则以及培养创新精神原则来选择有利的结合点:从学科来说,应以知识为载体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尤其是创新的思维方法;从教师来说,应是“思路、教路、学路”有机结合的教学过程设计及其在课堂中的艺术展现;从学生来说,应是在探究思考和创新性解决问题过程中,达到知识、思维、能力训练的统一;从问题解决角度看,教学结合点应是在辩证已知的基础上,科学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在考试评价制度方面,高考是一个评价系统,评价主体是教育行政部门,价值主体是社会(含高校),评价客体和价值客体均为考生。

高考价值主体是高考改革的内在动力。从本质上说,高考表征的价值是一种社会价值(评价标准),它利用社会赋予的将个体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的机制,实现和创新社会所需要的价值。高考改革是高考自身进化和适应外部环境,主动调整系统现有要素结构与运行机制的过程,其实质是建立和完善新的高考价值取向,以更好地体现价值主体的需要。高考改革的第一推动力既可来自高考系统内部,也可来自高考系统外部。其中,高考价值观取向发生变化的内在动力来自社会价值观念改革的推动性力量。“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当前的社会价值观念,这在课程改革中已显现出来,作为高考这个标准也要适应体现这个精神。高考命题实质就是借助高考命题表述一定的价值观,以及建立相匹配的具体价值标准。高考命题成员对选择高考价值取向的作用是有限的,实际制约的是社会价值观和行政教育领导,因此,建立与之相应的高考评价主体,关键在国家。国家要在改革中以制度形态明确价值主体,建立相应的防御组织来保护高考制度,包括建立高考命题审查和组织保障组织制度、高考命题和阅卷成员资格证书制度以及价值主体利益保障制度等等。此外,还要通过教育系统以及社会媒介进行协调,这在课程改革中有所证明,不再阐述。总而言之,要形成一个以国家为主,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四位一体的高考评价系统,以保证创新精神在高考中尽快实现。

参考文献:

[1]安文铸.学校管理研究专题[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133-135.

[2]蒲丽萍.新时期高中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体系的合理组合[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4).29-33·

[3]陈晓力.关于高中课程改革若干问题的理论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3).22-24.

[4]黄甫全.关于“3+X”高考科目设置条件下高中课程计划调整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35-39.

[5]胡中锋.“3+X”高考模式透视—兼谈CTX高考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7).25-29.

[6]贺斌.谈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制度改革之“接轨”[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2).30-35·

[7]贺斌.建设面向21世纪普通高中课程计划的构想[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0).16-22.

[8]阎建平.高考改革与人才素质—再谈311高考方案[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1).21-24.

[9]记者访谈.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马金科谈高考改革的思路[J].考试.2000(7-8).3-6.

[10]张伟江.大胆探索,勇于改革—谈高校春季招生考试改革[J].教育发展研究.2000(3).5-7.

【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必须与课程改革同步】相关文章: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教学设计

日光灯

日食和月食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论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

三色陀螺和彩色电视

气球在物理实验中的妙用

物理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切实做好观念转变

物理讲评课教学的基本原则

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与课程资源的整合

最新物理物理教研文章
热门物理物理教研文章
精品推广
教学参考推荐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