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 查字典物理网 > 物理教研 > 教学参考 > 正确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正确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来源查字典物理网| 2012-12-29 发表| 物理教研分类:教学参考

物理教研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计算机械效率时,关键是要分清有用功和总功。

利用机械做功的时候,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额外做的功叫额外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叫总功,它是我们总共做的功。下面结合两个例子来具体加以分析。

例一,用轮轴(辘轳)从井中提水,加在轮上的动力做的功是总功,它等于F·2πR·n,式中F为动力,R为轮半径,n为轮转过的圈数。水被提上来,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它等于G·h,式中G为水重,h是提水的高度。为了把水提上来,要用水桶,就要对水桶做功,使用轮轴还要克服摩擦力做功,这两部分功为了达到提水目的而不得不额外做的无用功,所以叫额外功。

例二,如图8-3所示,用滑轮组拉动物体由A到B,物体前进了一段距离S。要拉动物体,必须克服物体与支持面间的摩擦力,所以克服支持面与物体间的摩擦力做的功,就是有用功。动力F(即拉力)做的功是总功。而克服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力做的功是额外功。

通过以上两个实例请你考虑:有人说,有用功就是G·h(G是物重,h是物体升高的距离)。这种说法对吗?有人认为,只要是克服摩擦力做功,一定是无用功(额外功),这种认识错在哪里?

【正确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相关文章:

物理演示实验浅议

有关“铅笔芯”的活动设计

《功、机械能》专题训练

物理教研组活动(一)

走出现代教育技术与物理教学有效整合的误区

物理解题中的心理操作

论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

物理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物理解题与辩证逻辑思维

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的作用及对策

最新物理物理教研文章
热门物理物理教研文章
精品推广
教学参考推荐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