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 查字典物理网 > 物理教研 > 试题研究 > 对物理中考试题的一点思考

对物理中考试题的一点思考
来源查字典物理网| 2020-11-18 发表| 物理教研分类:试题研究

物理教研

初中物理中考的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物理学科目标方面所达成的水平,它既是衡量学生物理学习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落实双基、贴近生活、注重探究、考查全面是它的基本准则。同时中考也承载着“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和物理教学的改进”的重任,因此中考还对初中物理教学有一定的观念引领和导向作用。

例1.(2012年无锡)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有压力,下列有关“茶杯对桌面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茶杯上的

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

D.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一些老师认为该题要求太高,“压力”新课标没有提出,超出了初中学生的掌握范围;一些老师认为此题有些偏,是一个“非常规”题,等等。果真如此吗?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

从题面上看,此题涉及了力的作用效果与弹力产生的认识;涉及了压力和重力的辨析;涉及了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理解。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稿)中的2.2.3内容标准指出: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此题以茶杯对桌面压力这个弹力为实例,考查学生对弹力的产生、力的作用效果、重力、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等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此题的特点是:考查时不再强调对单纯的概念、规律的判断,学生即便知道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知道力的作用离不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知道什么是压力和重力,但如果没有真正理解这些知识,没有透彻掌握这些知识的内涵,很容易回答错误。所以本人认为该题能较全面、准确地考查学生对力、弹力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认识水平,能突出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从形式上看,此题重在对物理知识的思维,而不像学生考前做的大量习题,仅仅是对物理知识的模仿,因此摆脱了学生题海,这样的转移可充分展示学生的科学素养。

由此不仅让我思考: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中考试题?怎样的试题可以发挥中考的效能?

一、中考试题应突出基础性

试题突出基础应注重对课程标准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考查,特别是不能假借探究、生活应用、能力考查的名义任意加深难度和广度。

例2.(2012年安徽)我们可以用路程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还可以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出一条线段来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如图,某物体分别滑两条路径从M点运动到N点:第一次先从M到P,再从P到N;第二次直接从M到N,则物体的两次运动( )

A.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B.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不同

c.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不同

D.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此题的实质是理解“初中路程”和“高中位移”的不同,我猜测命题目的想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学生对物理语言的理解能力。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在2011年修订时的有一个原则: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将初中学生普遍感到有一定难度的知识,他们进入高中后将会进一步学习这些知识,删去后并不影响初中知识结构的系统和完整,这些内容也都可以删去。因此让高中这种纯概念知识出现在中考试题中,本人觉得是脱离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新课程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试题突出基础我觉得还应改变让学生对基本知识死记硬背的倾向,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强调对基础知识理解的考查,以及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例3.(2012年无锡市中考)小明在仔细观察如图甲所示的微型电扇结构之后,设想利用微型电扇和电流表制成简易风速计:当风吹动风扇叶片时,电流表指针偏转,且风速越大,电流表示数也越大,图示乙实验中,能说明简易风速计工作原理的是( )

该题巧妙地通过风速计的信息,考查了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再通过风速计工作原理的选择,反映出学生对电磁感应特点的认识状况。

二、中考试题应增强探究性

试题应以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为根据和出发点,注重让学生展示探究的过程,注重让学生展示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思维方法,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评价。

例4.(2010年无锡市中考)为了探究压强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老师准备了如图所示的器材:

①用钉子做腿的小桌;②海绵;③砝码;④木板;⑤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⑥装有沙的容器等供同学们选择。同学所选的四组器材中,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

A.①③⑥ B.②⑤ C.②③④ D.④⑤

此题虽然是一个选择题,但试题考查的内涵非常丰富:首先学生要了解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其次学生必须运用好控制变量这个探究方法,特别是学生要知道控制变量法的实施方案,而这个方案通过器材的选择体现;最后还要学生了解比较压强的大小应通过易变形的物体形变的大小来反映。此题不仅让学生经历了探究的过程,展示学生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探究能力充分得到了彰显。

探究是新课标的一个特点,虽然它有固定的环节,但我们中考中的探究能力考查试题不能简单化,标签化,模式化,为体现中考的公平性,试题应力求考查形式、题目的情景、题目思维的方法等方面有创新、有突破,这样的探究才显得有意义,有价值。

三、中考试题应注重实践性

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中考物理试题也应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与经验,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注重在真实、生动的生活情景中考查学生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状况,试题应注意向联系实际的方向引导,注意知识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将学到的物理知识与生活、社会密切联系的意识。

例5.(2012年安徽中考)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看到此题,让我想起本人在苏科版《熔化和凝固》的教学准备:为了方便学生观察冰熔化的完整过程,必须在教室长时间保存比0℃低的碎冰,本人就采用这样的方法:在大水槽中装覆盖盐的碎冰,然后将装有学生实验用碎冰的试管插在水槽的碎冰中,这样实验用的碎冰可一直保持在零下5℃左右,在水槽外表面的确出现了白霜。这种具有生活情趣以及物理意味的试题在中考中的出现,关注了学生对物理知识应用的体验和感悟,大大激发教师将教学与生活、实际应用结合的热情,使教学为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服务。

我们提倡中考试题尽量原创,生活的素材、实际教学中的实验就是原创题的源泉,这样具有实用性的原创不仅能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有力地促进学生发展,为以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中考试题应发挥引领性

每年呈现的中考试题,是师生改革教与学方式的载体,它会促使教师反思平时的教学,寻找平时教学中的一些不良倾向和不足。譬如,本文的例1学生答错比较普遍,说明学生对这些知识没有真正的理解,从另一侧面引导我们老师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真正理解,注重通过创设情景来呈现知识的来龙去脉、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掌握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方法,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升华到理性认识;要关注知识的迁移,把物理概念、规律的教学与生产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结合起来,逐步引导学生在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增长能力。

例6.(2012年北京)如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

查字典(www.chazidian.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重力的方向是重力概念中的基础知识,教学中,一般老师通过实验让学生感悟、认识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以及该方法的特点垂直水平面向下,并通过生活实例体验重力方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但此题设计比较新颖灵活,通过创设地球这个情景,让学生对重力方向的理解得到提升,也启示我们教师教学中应从多角度,多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




【对物理中考试题的一点思考】相关文章: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该注意的环节

物理课堂教学的“左膀右臂”

试谈物理教育的多维探讨

物理教学中的四个转变

关注中考热点 积极备考冲刺

例析中考探究性试题的几种类型

使用初中物理新大纲教材的实践与思考

提高物理解题能力的根本措施

关于初中物理教材再开发的思考

对物理教学探究的“偏见”

最新物理物理教研文章
热门物理物理教研文章
精品推广
试题研究推荐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