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 查字典物理网 > 物理教研 > 教法学法 > 和物理谈一场诗情画意的恋爱——例谈对物理教学方式的一种新的尝试

和物理谈一场诗情画意的恋爱——例谈对物理教学方式的一种新的尝试
来源查字典物理网| 2016-07-13 发表| 物理教研分类:教法学法

物理教研

长期以来,物理学科给人的感觉是难学,物理教师给人的感觉往往是智慧但略显刻板。大家认为,物理和数学是理科的标志性学科,理科和文科似乎是泾渭分明,彼此不搭界的两个分支。然而,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学科间的交融,尤其是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这应该成为所有学科教学努力的方向,而目前在这方面可以说我们做得都还不足。

那么,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去做呢?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是通过学科间的一些融合,尤其是文理分支间的融合对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加以提高,进而向学生传达一种理念,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学科方法是相互借鉴的,物理也可以学出文学味。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本文就这方面在教学中所做的尝试与同行们做一下交流。

一、从中国几千年的古代文化中汲取营养

1.直接引用古诗词、谚语和古代小说

古诗词体现出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大量诗句都蕴含了古人对科学探索研究的浓缩和结晶,古诗词的引人不仅让学生欣赏到古文的简练之美,也让他们能很好地了解我国对科学发展的历史贡献,极大地激励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例1]在讲声现象时可以唐诗《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行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引入,进而提出问题:液体可以传声吗?

[例2]在讲光现象时,可以借李白的《月下独酌》诗中“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四句引入,向学生提问:最后一句中“三人”是指哪三人?他们是怎么产生的?

[例3]在讲解机械运动内容时,可以引人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枫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当然在讲解物理之外也可由此诗给学生渗透一些哲学思想,如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等等。

[例4]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时,也可以引入谚语“船到江心抛锚迟,悬崖勒马早已晚”,说明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古代小说中也有一些风趣幽默的情节描述,适当穿插会令学生兴趣盎然,回味无穷,激励其无限的学习积极性。

[例5]在讲解相对运动时,也可以引用《镜花缘》第七十九回:那日宝云的奶公从农村来看宝云,宝云问家乡有何新闻,奶公说“去岁一阵大风,把我院内一口井忽然吹到篱笆外去。”一口井怎么会被大风吹到篱笆外去?但小说里的宝云却是深信不疑,他说“如此大风,却也少见。”到此,就可以问同学们:奶公所说是真的吗?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讨论得很激烈,同时也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最后教师可做如下总结:在当下各种信息每天扑面而来,我们需要用一双慧眼加以瓢别,这双慧眼就是我们的“第三只眼”一一科学知识。你们想要吗?

2.教师自创对联和诗词作品

现有的古诗词毕竟是有限的,涉及到物理学科的内容也不太多,而且物理主要是在17世纪以后才开始蓬勃发展,成果迭出的。这一时期中国在国际上处于较落后的地位,科技和文化发展缓慢。所以,可以为物理教学引用的古诗词大多集中在唐宋时期,这就要求物理教师能够结合具体物理事件,进行自创诗词等形式的作品了。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物理教师首先要通过阅读等方式穷实自身的文化修养,注意细心观察,积累素材,方能做到在需要时信手拈来。

[例6]在“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一节新课教学时,以对联形式的谜语结束和总结知识要点,引起了全场掌声雷动,瞬间升华了课堂,达到了极好的效果。

上联:一根螺旋细丝线,频繁交流便生厌。

下联:两块平行金属片,加大频率易通电。

横批:你阻我通缘自变

[例7]在讲解“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部分的高三一轮复习课,对解题方法进行总结时,自己创作了一首七言绝句,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可能是平时普通教学形式下讲五遍六遍也达不到的效果。

复杂过程建图象,若遇功能定理上。解题方法何为本?力和状态心里放。

[例8]在讲解“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对运动情境和特点的描述为(小车口吻):

君悬细线头,妾拴细线尾,时时追君不见君,同等加速随。

对实验条件和注意事项的描述为(小桶口吻):

我轻君远重,我重君随动。不敢越雷池,只为恒力供。

[例9]在芜湖市“祷华名师工作室”主持的一节有关“人文?德育”渗透研讨课(课题:划时代的发现)中,老师为了让同学们更加形象化地认识这段物理学史,作出了如下一首七言绝句:

富兰克林引雷电,人类用电未实现。十年辛苦法拉第,五洲四海明珠炫。

为了学习科学家们的探索精神和意志品格,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又作出了如下一首词:

冬草凋零,春芽破土;

牛顿之后,法拉第出。

铁匠之子,生于草莽之中;

然志存高远,幸遇伯乐,终成大器;

十年磨剑,坚信磁可生电,

却遍尝失败;

待一朝电生,则名扬天下;

高薪诱惑,贵族封号,纷至沓来;

然均视若浮云,且行且珍惜。

自言道,吾名迈克尔?法拉第,

百年后,碑上只此名而已。

二、从当下流行元素中寻找切入点

1.直接引用时代经典或流行歌曲

这些歌曲学生们耳熟能详,韵律优美,能引起他们强烈的审美共鸣,也能唤起曾经的美好回忆,同时也能给学生很多正面的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例10]在讲“机械运动”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直接播放或吟唱电影《闪闪的红星》里的插曲“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从而自然使学生产生疑问“青山怎么会走呢?他在向哪里走呢?”

[例11]在讲光学现象及相互作用力时,也可以引入《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船儿推开波浪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2.教师改编歌曲

改编歌曲除了保留了原创歌曲的优美韵律外,又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和内涵,会使学生感到更加亲切,感受到老师的用心良苦,也敬佩老师的多才多艺,增加了老师的亲和力,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例12]在高三即将毕业的日子里,我为学生们改编了《时间都去哪了》,既表达了师生不舍分离之情,也表达了时间流逝,鼓励他们珍惜高三余下不多的时光,发奋努力,备战高考。

《时间都去哪了》(师生版)

门前老树长新芽

校园枯木又开花

三年讲了好多话

粉笔磨短了指甲

记忆中的稚脸颊

羞答答的怯回答

高中三年交给他

只为那一朝龙化

……

三、改变传统的物理问题情境以更好地巩固教学效果

改变传统的物理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充满新鲜感,可能更贴近他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学生的兴趣点自然能被牢牢地抓住,在风趣幽默的情境中用所学知识解决常见的物理问题,于轻轻松松中很好地巩固了教学效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如借助学生感兴趣或热播的影视素材(如成龙惊险动作片),或电脂小游戏(如"愤怒的小鸟勺,抑或文学作品中的情节等等进行设置具体物理问题情境。

[例13]“愤怒的小鸟”是一款时下非常流行的游戏,故事也相当有趣,如图(甲),为了报复偷走鸟蛋的肥猪们,鸟儿以自己的身体为武器,如炮弹般弹射出去攻击肥猪们的堡垒。某班的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假设:小鸟被弹弓沿水平方向弹出,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面两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取重力加速度g = 10 m/s2):

(1)A同学问:如图(乙)所示,若h1=0.8 m,l1= 2 m,h2 = 2. 4 m,l2 = 1 m,小鸟飞出能否直接 打中肥猪?请用计算结果进行说明。

(2) B同学问:如果小鸟弹出后,先掉到台面的草地上,接触地面瞬间竖直速度变为零,水平速度不变,小鸟在草地上滑行一段距离后飞出,若要打中肥猪,小鸟和草地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与小鸟弹出时的初速度v0应满足什么关系(用题中所给的符号h1、l1、h2、l2、g表示)?

当然除此之外,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游戏中反映的一些物理规律,如:为什么小鸟的运行轨迹最高点的左右两边明显是不对称的?分裂小鸟为什么在分裂时能产生更大的伤害?或引导学生去发现游戏中一些违背物理规律的现象,如:下蛋小鸟下蛋时蛋的运行轨迹是笔直的吗,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玻璃对于黄色小鸟会产生很大的阻力,而对普通的红色小鸟却不怎么明显,蓝色分裂小鸟分裂后更是能随便穿透好几层厚玻璃,这符合物理规律吗?空气阻

力到底由什么因素决定?

[例14]烟雨漾漾的清晨,你站在窗前,心里非常惆怅,感慨万千,曾彷徨过,曾仰望过,曾失落过,但曾经代替不了现在。活在当下,曾经终究不是未来,水一滴一滴从屋檐落下,思绪也随它荡漾开来,突然发现当它通过屋檐下高为1.4m的窗户时,用了0.2s的时间,那么此窗户离屋檐大概有多高呢?

当然有网友也这样诗意地回答:为了风雨不曾乱了你的秀发,为了阳光不曾扰了你的美梦,每天我都在默默守护,从未远离。我是谁?你看不见我,我是在窗户上沿以上1.8m处的屋檐。

亦有网友如此伤感地回答:这1.8m屋檐上的雨滴,滴落在了一群上了大学忘了物理的理科生心里…...

这也不禁让我感慨道:物理,给那些曾经学习过它而现在不再的人到底留下了什么?那些或繁杂或简单的物理公式可能早就走出了他们的生活。但智慧的思维、美丽的场景应该不会让他们忘却;若我们对物理知识进行进一步“美化包装”,赋予其梦境般诗意般的情境,我想即便在若干年后他们也会津津乐道的,甚至有可能在他们老得“动不了”的时候还会梦到曾经的那节物理课……

四、鼓励学生对物理相关方面进行文艺化的描述和总结

教学相长,学生的智慧是巨大的,发动学生进行创作本身就是对物理知识的一种再消化过程和一种对物理的审美过程。而且作品又可以为以后的物理教学去服务,实现往届生和在读生之间对物理美的分享,此乃一举两得。

综上,只要教师用心去挖掘,可以利用的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素材还有很多,在教学的引人、知识和规律的描述、课堂总结、课后习题的编排等方面都可以加入许多诗情画意,让教学真正地从里到外美起来,不仅在知识方法也在德育美育方面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这或许可以说成是中学阶段的“大物理”教学模式,是对“物理文化视野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的一种探索尝试。

【和物理谈一场诗情画意的恋爱——例谈对物理教学方式的一种新的尝试】相关文章:

解读磁现象中的物理思想方法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联想能力培养的策略与实践

归纳法的启发式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发展性评价在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新课标对初中物理教师能力的新要求

物理过程分析的教学策略

浅谈信息技术与物理探究教学的有效融合

谈谈中学物理教学说案与说课

试谈物理教学课堂提问的策略

浅谈探究式物理教学中“寓教于乐”的尝试

最新物理物理教研文章
热门物理物理教研文章
精品推广
教法学法推荐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