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 查字典物理网 > 物理教研 > 教法学法 > 论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思维目标

论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思维目标
来源查字典物理网| 2012-12-29 发表| 物理教研分类:教法学法

物理教研

目前,各地对中学物理教学目标的研究大都包括三个领域的目标,即情感领域的目标,认知领域的目标以及技能领域的目标,却忽视了第四个领域──思维领域目标的研究。

一、思维目标研究的直要性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间信息交流的过程,其机制是师生的思维。没有思维就没有教学。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目的在于应用,应用知识的关键还是思维。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只有教师所使用的思维方法和学生所具有的思维水平一致时,才能产生最大的共鸣,收到最佳的效果。学生的思维是发展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思维方法也应是发展的,师生思维的发展应是同步进行的。否则,教师的思维跟不上学生思维的发展,就会使学生觉得无味,产生厌烦情绪和逆反心理,教师的威信和凝聚力下降,影响教学效果。如果教师使用的思维方法,更多的超越学生思维的发展水平,学生的思维就跟不上教师的思维,难以接受,也会降低教学效果。由此可见,研究思维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应成为中学物理教学目标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二、思维目标分类的依据

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有四处提到培养思维能力,进行思维训练的目的、要求及注意事项,但都很原则很抽象,不好掌握。思维目标就是把这些抽象的要求加以分解,转化为系统的明确的具体目标。在物理教学中,教师领导学生逐一达标,就完成了教学大纲规定的“培养思维能力、进行思维训练”的原则要求。由此可见,教学大纲是制定思维目标的主要依据。另一依据是学生的学龄段及其思维发展规律。一般说学生思维能力是随学龄的增长而增强的。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不仅要完成以形象为主的思维向以抽象为主的思维的演变,还要培养初步的直觉思维能力。思维目标分类的第三个依据是物理知识的思考和语言的科学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通过知识教学来完成的,对物理问题的思考,又是训练思维的基本途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载体,思维目标的制定又离不开对物理问题的思考及其语言。

三、思维目标分类及其训练模式

中学物理教学思维目标可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和超高级四个发展阶段。

(一)初级发展阶段。

初二上学期学生开始学习物理时处于青年初期,还带有少年的稚气。他们的思维中多属于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则处于简单判断阶段,这时的思维我们把它定为初级发展阶段,也叫做简单判断阶段。这个时期的思维特点是用“因为……所以……”造句的方式思考和回答一切物理问题。在课堂上则习惯于齐声回答教师的发问,使用的语言是:“是”或“不是”、“对”或“不对”。这样的思维虽带有一定的盲动性,但它却是思维目标的起点。

(二)中级发展阶段。

学生学了一个学期物理以后,尤其是进入初三时,由于身体的迅速成长,他们觉得自己不再是孩子,而应该是大人了。处处模仿大人的思维方式处事,盲动性减少,自我意识增强。对于齐声回答教师发问这样简单而又带有盲动性的思维方式、渐渐觉得厌烦,产生了“谈谈自己独特见解”的心理倾向,但他们不知怎样阐明自己的观点,这时的思维目标就应及时进入思维的中级发展阶段──以论证为主的思维发展阶段。

这个发展阶段师生交流信息的思维特点是论证。论证性特征题目的结构是:给定了一定的条件和在这一条件下产生的现象,要求说明理由。它的特征词是在题目的前后或中间的“为什么?”。例如,“从行驶的汽车上跳下来的人,容易向前倾倒,为什么?”。回答这类题目时,首先从已知条件出发,然后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推理,最后得出结论。上例的回答是:“从行驶的汽车上跳下来的人(从已知条件出发),着地后,脚受地面的阻力要减慢或停止向前运动,而上体由于惯性仍要继续向前运动(应用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和推理),所以从行驶的汽车上跳下来的人,容易向前倾倒(得出结论)。回答论证性题目的思维模式:

题设条件→(应用)物理知识→(分析、推理)结论

(三)高级发展阶段。学生学到初三,特别是升入高中以后,完全进入了青年时代。由于身体进一步成长,知识不断积累,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世界观初步形成,对一些事物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仅要辨析别人的观点,还要提出自己的主张,争雄好辨是这个时期的主要心理特征,但他们不知如何“争”、“辨”,这时思维目标应及时进入思维的高级发展阶段──以辨析为主的思维发展阶段。辨析是这一发展阶段的主要特性。辨析分为比较辨析和驳论辨析两种。

比较辨析特征题目的结构是:给定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要求对它们进行分析比较出结果来。这类题目的特征词语是:“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例如,“有两盏电灯Ll和L2,它们的电阻分别为R1和R2,且R1>R2,将两盏电灯Ll和L2串联在同一电路里,哪盏电灯亮些?为什么?”。回答这类题目的思维过程是:首先说明比较的结果,然后从题设条件出发比较出共性和个性来,最后从共性和个性中分析和推理得出结论。上例题的回答:电灯Ll亮些(结果),两盏电灯L1和L2串联在同一电路里(从题设条件出发),通过各灯的电流强度相等,每盏灯消耗的电功率只和它的电阻成正比(比较出共性),而R1>R2,消耗的电功率P1>P2(比较出个性),所以电灯L1亮些(推理得出结论)。其思维模式:

共性→(推理)个性→(推理)结论
比较结果题设条件→(比较分析)→
个性→(推理)结论

驳论辨析特征题目的结构:给定了一定的条件和在这一条件下产生的现象、结论,是否正确还须辨析。正确的结论加以肯定,错误的结论进行驳论(由于这类题目大部分结论是错误的,所以叫驳论辨析)。这类题目的特征词语是:在题目最后的“对不对?为什么?”或“是不是?为什么?”等字样。例如,“有人说电力线就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回答这类题目的思维过程是:首先说明判断的结果──这种说法是对还是不对,然后从已知条件出发进行正面分析,再进行逆向辨析(如果结论是正确的,就不必进行逆向辨析了),最后得出结论来。上例的回答是:这种说法不对(判断结果),电力线是为形象表示电场特性而人为引入的曲线,曲线上每点的切线方向跟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一致,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轨迹不但眼受力方向有关,而且还跟它的初速度的方向和大小有关(应用物理知识进行正面分析),电力线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一般是不重合的,只有当电力线是直线,且带电粒子的初速度方向与电力线方向一致或初速度为零时,其运动轨迹才与电力线相重合(逆向辨析),所以这种说法不对(结论)。这类题目的思维模式:

正面分析
判断结果→(分析推理) →结论
逆向辨析

(四)超高级发展阶段。学生在高中后期毕业前夕,有了较广泛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不仅只是学习,而且产生了要标新立异发明创造的心理倾向,发散思维是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这时的思维目标应进入超高级发展阶段──直觉思维发展阶段。直觉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是逻辑过程的简化和压缩而采取的跳跃性思维。这种思维在思维的高级发展阶段已有了雏型,那就是比较辨析的“比较结果”,驳析辨析题的“判断结果”。在瞬间猜测出问题的结果或答案,并迅速进行验证是直觉思维的特征。它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直觉思维不仅具有潜在意识性、压缩简化性、跳跃突发性,而且还具有可诱发性与可驾驭性。直觉思维能力与知识的深度、广度、个人经历、思维基础有关,教师可通过合理地组织教材、恰当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由思考、标新立异,培养他们的直觉思维能力。直觉思维的过程是:机灵大胆地猜测──正确严密的假说──迅速合理地验证。

四、实施思维目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学生的思维是连续有序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程度不可倒置和跳跃,同一知识可改写成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题,不同知识也可改写成同一发展阶段的特征题。在各发展阶段要使用本发展阶段的特征题和较低发展阶段的特征题,而不可使用比它高的发展阶段的特征题(最近发展区除外),否则知识虽不“超纲”,但思维却“超纲”了。对于课内外的题目(包括课本上的练习题、习题、复习题),都要进行适当处理,使其符合本发展阶段思维目标的要求。

(二)要特别注意思维目标的最近发展区,它是两个思维发展阶段的结合部,要完成思维目标的过渡,在最近发展区内要明确告诉学生下一思维发展阶段的思维目标,并渐渐增加下一发展阶段的思维目标特性题目,逐步减少本发展阶段的思维目标特征题,完成思维目标的过渡。

(三)注意评价师生交流信息中思维目标的达标情况。要克服传统教法中只评价知识不评价思维的倾向,要二者并重。更应使教师自己思维达标,用教师的思维达标,促进学生思维达标。

(四)注意题目类型的判断。学生对于不同类型题目的回答思维模式较易掌握,而对题目属于哪一类型不易判断。这里关键是强调每一类型题目的特征结构和特征词语。

【论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思维目标】相关文章:

“兴趣物理”在中学物理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物理教学改革探索

中学物理设计性实验思想方法的培养

用问题唤起学生的思维

成语在物理教学中的妙用

初中物理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

论物理创新教育中的教师角色更新

浅谈物理教学中前概念问题的成因及研究注意点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的分类、测量与评价初探

试论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设计的基本原则

最新物理物理教研文章
热门物理物理教研文章
精品推广
教法学法推荐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