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 查字典物理网 > 物理教研 > 教学参考 > 寓“学习迁移”于教学之中

寓“学习迁移”于教学之中
来源查字典物理网| 2016-06-12 发表| 物理教研分类:教学参考

物理教研

“学习迁移”是学习心理学的一个专用名词,它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先前的学习影响后继 的学习,叫做顺向迁移;后继的学习对先前的学习发生影响,叫做逆向迁移。学习迁移的性质又有正负之分,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积极的促进作用称为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消极、干扰或抑制作用称为负 迁移。把所学的知识推广到其它类似的情境中去叫做水平迁移。

本文就以中专物理教材“电场”一章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应用“学习迁移”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 系统化、整体化。

1 利用“顺向迁移”引导学生把每一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形成某一单元的“知识链”

“电场”一章可用两条知识链来研究。第一条知识链是从电荷受到电场力出发,研究电场的性质,这里的 知识点有“电场力”、“电场强度”、“电场线”;第二条知识链是从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电势能出发,引进了 “电势”、“等势面”等概念。在分别对学生进行这两条知识链的各个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指 出每条知识链中各知识点之间的共同要素,以帮助学生进行顺向迁移,因为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新、旧知识 间相同要素越多,迁移的分量就越大”。以第一条知识链的教学为例。在这里,“电场强度”的教学是关键, 学好这个概念对“电势”的教学也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定义式E=F/q中, 教师必须特别强调:电场 强度反映了电场中力的性质,所以它与一切外界因素(检验电荷q的大小、正负、 存在与否以及检验电荷受到 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无关,电场强度是由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所以可以用来描述电场。教师可以与重力场 或ρ=m/v,R=U/I等比较, 找出它们之间相同的要素,以便学生进行顺向迁移。

对“电场线”教师必须特别指出电场线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场强度和电场线都是用来描述电场的,但是 引进电场线的目的是为了更加形象地描述电场。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电场强度的弱强;电场线上每一点的切 线方向就是该点电场强度的方向。找出这些共同要素可以帮助学生完成“电场强度”到“电场线”的顺向迁移 。

2 应用“水平迁移”引导学生找出“知识链”间内在的联系,并进一步形成“知识网”

我们把每一节的物理内容看成一个“点”,通过上面这样的教学,学生就可以把每节课所学的内容联系成 一条“链”(称为“知识链”)。如本章中从电场力→电场强度→电场线是一条知识链;从电势能→电势→等 势面是另一条知识链。在物理学习中,如果教师不但能引导学生找出每一条知识链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以进 行顺向迁移,而且又能引导学生找出知识链之间各对应物理量的关系以进行水平迁移,那么学生就能从某一单 元的“知识链”编织成为整章内容的“知识网”,形成一个全方位交叉的知识网络。

如在电场一章中,从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电场力出发,引出了“电场强度”、“电场线”等概念,形成一条 知识链;从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电势能出发引出了“电势”、“等势面”的物理概念,形成另一条知识链。这两 条知识链虽然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却存在着许多类同性。如电场力与电势能、电场强度与电势、电场线与等势 面,它们就是一对对相对应的物理概念,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找出这些类似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使 学生进行水平迁移。以电场强度与电势这对类似的物理概念为例,教师必须讲清楚:电场强度和电势都是为了 描述电场而引进的物理量,所以它们都由电场本身决定,与一切外界因素无关。相对应的公式E=F/q,U=E[, P]/q适用于任何情况;而E=kQ/r[2]、U=kQ/r 只对真空中的点电荷适用。电场强度是矢量,电势是标量。在 匀强电场中U[,AB]=Ed。对其它两对类似的物理概念即电场力和电势能,电场线与等势面也进行比较,学生就 容易发现,在第一条知识链中的各物理量,电场力、电场强度是矢量,教师可提醒学生在使用这条知识链中的 公式时,如F=kQq/r[2],E=F/q,各量的正负号是否代入都无关紧要; 在第二条知识链中电势能、电势是标 量,在用公式E[,p]=kQq/r,U=E[p]/q时各量的正、负号就一定要代入。通过这样的教学, 不但可以使学生 顺利地进行水平迁移,而且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以防止“负迁移”。

3“学习迁移”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使知识系统化

随着教学的进展,学生所学知识的增加,教师适时地帮助学生学会总结,把平时学习的比较零乱的知识按 其内在的联系建立一个完整的物理模型,那么就能灵活地运用物理知识。俗话说:会读书的人可以把书越读越 薄。之所以这样,是因他善于总结,以使头脑里形成知识结构的清晰图象,到需要时就能按照总结的纲要去思 考。

总结的方法很多,诸如结构法、列表法、归纳法等,按照本章知识结构采用结构法总结较合理,后面的图 表是其知识结构的网络图。

任何学习都不是孤立的,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迁移是普遍存在的,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同时利用各种迁移 ,应为实现正迁移而教,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掌握各部分知识的区别和联系,使重点突出,关系清楚,使 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人变得更加聪明。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受 益终身。*

【寓“学习迁移”于教学之中】相关文章:

“温度计”教学设计

“科学之旅”教学设计

“看不见的光”教学设计

“汽化”教学设计

关于“眼睛和眼镜”的教学

“汽化”教学案例与设计

“温度计”教学案例

“光现象”教学设计

“光的颜色”教学设计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与教后反思

网友关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第2课时弹力课时作业本答...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第二十章第2节电生磁配套练习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第1课时力课时作业本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第4课时“力”复习课时作...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第二十章第4节电动机...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第二十一章第3节广播...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第二十二章第2节核能...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第二十章第4节电动机配套练习册...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综合复习练习(八)答...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第二十章第3节电磁铁...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第二十一章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第二十章第5节磁生电配套练习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第5课时摩擦力(一)课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第3课时重力课时作业本答...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第二十章第1节磁现象磁场配套练...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综合复习练习(六)答...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第4课时二力平衡(习题课...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第二十章第5节磁生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第二十一章第2节电磁...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第二十章综合练习答案
最新物理物理教研文章
热门物理物理教研文章
精品推广
教学参考推荐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