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 查字典物理网 > 学习园地 > 学习园地 > 2015高一上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2015高一上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来源查字典物理网| 2015-11-20 发表| 学习园地分类: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

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高一物理,查字典物理网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高一上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参考,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如图1所示,在静止的平板车上放置一个质量为10kg的物体A,它被拴在一个水平拉伸的弹簧一端(弹簧另一端固定),且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弹簧的拉力为5N。若平板车从静止开始向右做加速运动,且加速度逐渐增大,但a1m/s2。则 ( )

A.物体A相对于车仍然静止

B.物体A受到的弹簧的拉力逐渐增大

C.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D.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2.如图2所示,将质量为m=0.1kg的物体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竖直弹簧固定在升降机内,当升降机以4m/s2的加速度加速向上运动时,上面弹簧对物体的拉力为0.4N;当升降机和物体都以8m/s2的加速度向上运动时,上面弹簧的拉力为 ( )

A.0.6N B.0.8N

C.1.0N D.1.2N

3.一物体放置在倾角为的斜面上,斜面固定于加速上升的电梯中,加速度为a,如图3所示。在物体始终相对于斜面静止的条件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当一定时,a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小

B.当一定时,a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小

C.当a一定时,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小

D.当a一定时,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小

4.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图象如图4所示。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Ⅰ、Ⅱ两个物体所受的合外力都在不断减小

B.Ⅰ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增大,Ⅱ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减小

C.Ⅰ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Ⅱ物体的位移不断减小

D.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

5.如图5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球之间系着一根不计质量的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球紧靠竖直墙壁,今用水平力F将B球向左推压弹簧,平衡后,突然将F撤去,在这瞬间 ()

①B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

②B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

③在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之后,A才离开墙壁

④在A离开墙壁后,A、B两球均向右做匀速运动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①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6.如图6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人站在台秤上,用跨过定滑轮的绳子,将质量为m的物体自高处放下,当物体以a加速下降(a

A.(M-m)g+ma B.(M+m)g-ma

C.(M-m)g D.(M-m)g-ma

7.如图7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A、B两物体在F1和F2的作用下运动,已知F1F2,则 ()

A.若撤去F1,B的加速度一定增大

B.若撤去F1,B对A的作用力一定增大

C.若撤去F2,A的加速度一定增大

D.若撤去F2,A对B的作用力一定变小

8.一个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力F1的作用,如果要使物体产生与F1成角方向的加速度a,如图8所示,则应 ()

A.沿a方向施加一个作用力F2

B.加在物体上的最大作用力F2=

C.加在物体上的最小作用力F2=F1sin

D.在物体上施加一个与F1大小相等,与a方向也成角的力F2,且F2方向在a的另一侧

9.如图9所示,小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块M贴在小车左壁上,且相对于左壁静止。当小车的加速度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B.物块受到的弹力不变

C.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D.物块受到的合外力增大

10.如图10所示,水平传送带A、B两端相距s=3.5m,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1,物体滑上传送带A端的瞬时速度vA=4m/s,到达B端的瞬时速度设为v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传送带不动,vB=3m/s

B.若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vB一定等于3m/s

C.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vB一定等于3m/s

D.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vB有可能等于3m/

二、填空题(把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1.一物体沿倾角的斜面下滑时加速度为零,则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_。若把斜面倾角增为(),其他条件不变,此时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若把斜面倾角减为(),其他条件不变,此时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

12.10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受到水平恒力F作用后在时间t内的位移为x,且x=2t2,则物体A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m/s2。若t1=4s末撤去力F,物体再经过t2=10s停止运动,则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_。

13.以v0=2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物体,由于空气阻力,物体只能达到H=12.5m的最大高度,若在物体抛出后的整个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则物体落回地面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g=10 m/s2)。

14.如图11所示,ab、bd、cd是竖直平面内三根固定的细杆,a、b、c、d位于同一圆周上,a点为圆周的最高点,d点为最低点。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图中末画出)。三个滑环分别从a、b、c处释放(初速为0),用t1、t2、t3依次表示各滑环到达d点所用的时间,t1、t2、t3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

15.一根劲度系数为k,质量不计的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系一质量为m的物体。有一水平板将物体托住,并使弹簧处于自然长度,如图12所示。现让木板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匀加速向下移动,且a

16.雨滴在下降过程中,由于水汽的凝聚,雨滴质量将逐渐增大,同时由于下落速度逐渐增大,所受空气阻力也将越来越大,最后雨滴将以某一收尾速度匀速下降。在雨滴下降的过程中,重力产生的加速度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雨滴下落的加速度___________。

三、计算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如图13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斜面其倾角=37,长方体木块A的MN面上钉着一颗小钉子,质量m=1.5kg的小球B通过一细线与小钉子相连接,细线与斜面垂直。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50。现将木块由静止释放,木块将沿斜面下滑。求在木块下滑的过程中小球对木块MN面的压力。(取g=10m/s2,sin37=0.6,cos37=0.8)

18.某传动装置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0=5m/s运行。将一块底面水平的粉笔轻轻地放到传送带上,发现粉笔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一条长度l=5m的白色划线。稍后,因传动装置受到阻碍,传送带做匀减速运动,其加速度a0=5m/s2,问传动装置受阻后:

(1)粉笔块是否能在传送带上继续滑动?若能,它沿皮带继续滑动的距离l=?

(2)若要粉笔块不能继续在传送上滑动,则皮带做减速运动时,其加速度a0应限制在什么范围内?

19.一小圆盘静止在桌布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桌布的一边与桌的AB边重合,如图14所示。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现突然以恒定加速度a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AB边。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则加速度a满足的条件是什么?(以g表示重力加速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AD

【解析】由题意知,物体A与平板车的上表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5N。当物体向右的加速度增大到1m/s2时,F=ma=10N,可知此时平板车对物体A的摩擦力为5N,方向向右,且为静摩擦力。所以物体A相对于车仍然静止,受到的弹簧的拉力大小不变。因加速度逐渐增大,合力逐渐增大,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左后向右。大小变化是先减小后增大。

2.【答案】A

【解析】当a=4m/s2时,F=ma=0.4N,当a'=8m/s2时,F'=ma'=0.8N。由题意知上、下弹簧的弹力各增加0.2N,所以这时上面弹簧的拉力为0.6N。

3.【答案】C

【解析】建立水平和竖直方向的直角坐标系,有

FNsin=F1cos

FN cos+F1sin-mg=ma

解得:FN=m(g+a)cos,F1=m(g+a)sin

由此可知,只有C项正确。

4.【答案】A

【解析】速度图象的切线斜率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由图象可知,两物体的加速度值逐渐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Ⅰ、Ⅱ两个物体所受的合外力都在不断减小。两物体均沿正方向运动,位移都不断增大。Ⅰ、Ⅱ两个物体在0~t0时间内均做变加速运动,平均速度大小都不等于 。

5.【答案】B

【解析】撤去F前,B球受四个力作用,竖直方向重力和支持力平衡,水平方向推力F和弹簧的弹力平衡,即弹簧的弹力大小为F,撤去F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仍为F,故B球所受合外力为F,则B球加速度为a= ,而此时B球的速度为零。在弹簧恢复原长前,弹簧对A球有水平向左的弹力使A压紧墙壁,直到弹簧恢复原长时A球才离开墙壁,A球离开墙壁后,由于弹簧的作用,使A、B两球均做变速运动。

6.【答案】A

【解析】对人和物体分别进行受力分析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写出方程:

对人有:FT+FN=Mg,

对m有:mg-FT=ma

由此解得FN=(M-m)g+ma

利用超重、失重的概念解答是很简捷的,如果物体不动那么绳对物体的拉力 =mg,此时台秤读数 =Mg- =(M-m)g。当物体以a加速下降时,由于失重,此时绳对物体的拉力FT=m(g-a),所以,此时台秤读数为FN=Mg-FT=(M-m)g+ma。

7.【答案】CD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整体:F1-F2=(mA+mB)a

若撤去F1,对整体:F2=(mA+mB)a1

若撤去F2,对整体:F1=(mA+mB)a2

所以撤去F1,B的加速度不一定增大;撤去F2,A的加速度一定增大。

对B,撤去F1前向右加速,A、B间的作用力大于F2;撤去F1后向左加速,A、B间的作用力小于F2,所以撤去F1,B对A的作用力一定减小了。

对A,撤去F2前,F1-FN=mAa,撤去F2后,F1-FN =mAa2,所以撤去F2,A对B的作用力一定减小。

8.【答案】CD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应使物体所受的合力方向沿加速度a的方向。沿a方向施加一个作用力F2,F1与 F2的合力方向不能沿a的方向,所以A错。加在物体上的最大作用力F2无法确定,所以B错。加在物体上的最小作用力F2=F1sin,C正确。在物体上施加一个与F1大小相等,与a方向也成角的力F2,且F2方向在a的另一侧时可使合力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一致,D正确。

9.【答案】AD

【解析】小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块M贴在小车左壁上,且相对于左壁静止,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与物块的重力平衡,所以保持不变。物块受到的水平方向的弹力产生物块的加速度。当小车的加速度增大时,物块的加速度也增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块受到的弹力和合外力增大。

10.【答案】ABD

【解析】当传送带不动时,物体从A到B做匀减速运动,a=g=1m/s2,物体到达B点的速度vB=3m/s。

当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时,物体滑上传送带后的相对运动方向不变,物体以相同的加速度一直减速至B,vB=3m/s。

当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时,传送带的速度不同,物体滑上传送带后的运动情况不同。有下面的五种可能:①匀速;②一直减速;③先减速后匀速;④一直加速;⑤先加速后匀速。

二、填空题

11.【答案】tan g(sin-tancos) 0

【解析】物体沿倾角的斜面下滑时加速度为零,设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因数为,根据牛顿第二定有:

mgsinmgcos=0

解得:=tan

若把斜面倾角增为,其他条件不变,设此时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a1,根据牛顿第二定有:

mgsinmgcos=ma1

a1=g(sincos)=g(sin-tancos)

若把斜面倾角减为,其他条件不变,此时有

mgsinmgcos

物体将静止在斜面上,此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2=0。

12.【答案】4 0.16

【解析】因x=2t2= ,所以a1=4m/s2。

t1=4s末物体的速度

v=a1 t1

设撤去力F后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2,根据运动学关系有:

0=v-a2 t2

解得: =1.6m/s2

设撤去力F后滑动摩擦力使物体减速,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ma2

解得:=0.16

13.【答案】10

【解析】设物体上行的加速度为a1,根据运动学关系有:

解得:a1=16m/s2

设空气阻力大小为F1,在上行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F1=ma1

在下行过程中,设加速度为a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F1=ma2

解得:a2=4m/s2

设物体落回地面的速度大小为v,根据运动学关系有:

v2=2a2H

解得:v=10m/s。

14.【答案】t1=t2=t3

【解析】设弦bd与直径弦ad的夹角为,由几何知识可知:

bd=adcos ①

环在bd弦上下滑的加速度为

a=g cos ②

由s= 可得

adcos= ③

由③式解得:

t= ④

由以上分析可得,时间t与弦的夹角无关,故t1=t2=t3。

15.【答案】

【解析】设物体与平板一起向下运动的距离为x时,物体受重力mg,弹簧的弹力kx和平板的支持力FN作用。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kx-FN=ma

得FN=mg-kx-ma

当FN=0时,物体与平板分离,所以此时

根据运动学关系有:

所以, 。

16.【答案】不变 先逐渐减小最后变为0

【解析】雨滴在下降过程中,由于水汽的凝聚,雨滴质量逐渐增大,重力也逐渐增大,但重力产生的加速度始终保持不变,为重力加速度g。雨滴下落的加速度由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合力产生,合力为变力,雨滴先做变加速运动,最后雨滴将以某一收尾速度匀速下降,达到最大速度。故雨滴下落的加速度先逐渐减小最后变为0。

三、计算题

17.【解析】以木块和小球整体为对象,设木块的质量为M,下滑的加速度为a,沿斜面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m)gsin37(M+m)gcos37=(M+m)a

解得:a=g(sin37cos37)=2m/s2

以小球B为对象,受重力mg,细线拉力T和MN面对小球沿斜面向上的弹力FN,沿斜面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37-FN=ma

解得:FN=mgsin37-ma=6N。

18.【解析】(1)先求粉笔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皮带初始以v0=5m/s匀速行驶,粉笔对地以a=g的加速度匀加速,划痕l=5m为相对位移。则

l=v0t-

t=

解得:a= =2.5m/s2,=0.25

第二阶段,因皮带受阻,做a0=5m/s2的匀减速。a0a,粉笔能在传送带上继续滑动,且皮带比粉笔先停下,粉笔还能在皮带上作相对滑动。粉笔相对皮带滑行距离为

l=s粉笔-s皮带= =2.5m。

(2)因为皮带对粉笔的最大静摩擦力为mg,所以粉笔对地的最大加速度为g,为防止粉笔在皮带上作用对滑动,皮带加速度a0应限制在g范围内,即a2.5m/s2。

19.【解析】此题是物体间有相对运动的临界问题,主要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找出圆盘不从桌面上掉下来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设圆盘的质量为m,桌长为l,在桌布从圆盘上抽出的过程中,盘的加速度为a1,有

桌布抽出后,盘在桌面上作匀减速运动,以a2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有

设盘刚离开桌布时的速度为v1,移动的距离为x1,离开桌布后在桌面上再运动距离x2后便停下,有

盘没有从桌面上掉下的条件是

设桌布从盘下抽出所经历时间为t,在这段时间内桌布移动的距离为x,有

又因为

由以上各式解得:

德州一中高一物理寒假作业(11)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自我诊断测试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本卷中重力加速度g值一律取10m/s2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

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属于矢量的是 ( )

A.位移和时间 B.力和质量 C.质量和时间 D.力和位移

2.下面是位移时间、速度时间图象,其中反映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

3.关于弹力、摩擦力的正确说法是 ( )

A.物体之间有弹力,则必有摩擦力 B.物体之间有摩擦力,则必有弹力

C.摩擦力总是跟物体的重力成正比 D.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

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 D.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就是它的速度方向

5.如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图作如下分析,(分别用 表示物体在0t1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分别用 表示物体在t1t2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分析正确的是 ( )

A. 与 方向相同, 与 方向相反

B. 与 方向相反, 与 方向相同

C. 与 方向相反, 与 方向相反

D. 与 方向相同, 与 方向相同

6.物体积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运动越快的物体,惯性越大 B.受合力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

C.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 D.静止的物体运动时惯性大

7.关于运动状态与所受外力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一定做匀速运动

B.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一定做变速运动

C.物体受到不为零的恒定合外力时,物体一定做匀变速运动

D.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

8.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第1秒内物体通过的位移是0.5m,则第2s内通过的位移是 ( )

A.0.5m B.1.5m C.2.0m D.3.5m

9.跳高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运动员的弹力

B.地面对运动员的弹力大于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

C.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于运动员的重力

D.地面对运动员的弹力等于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

10.如图所示,当人向后退一步后,人与重物重新保持静止,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减小

B.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增大

C.人对地面的压力增大

D.人对地面的压力减小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24分。把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11.桂林某一学生去北京某高校上学,他托运的行李到北京后与在桂林时比较,行李的质量将 (填:变大、不变、减小);所受重力的大小将 (填:变小、不变、变小)。

12.在做《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 (选A:46V,频率为50Hz的交流或B:46V的直流)电源;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0、1、2、3、4、5、6为实验中依次打出的计时点,且S1=10.2cm,S2=10.3cm,S3=10.4cm,

S4=10.5cm,S5=10.6cm,S6=10.7cm。可以计算得纸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13.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

受到水平拉力作用,该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如图所示,那么,在4s内该物体在水平面上

运动的位移是 m,4s末物体的速度为

m/s。

14.某同学家住码头采砂场,每天看到黄沙从卷扬机上落下自由堆积,

形成圆锥体,如图所示,于是他选择了颗粒状物体自由堆积的

规律课题进行课外研究。研究发现颗粒状物体(如砂子、小石

子、大米等)自由堆积起来的圆锥体(圆锥体定形后,如果继续

增加颗粒状物体,它们将从圆锥体表面上匀速滚下)高度与底面半径比值是定值,即圆锥形状只与材料有关,与漏斗高度无关。他测得黄砂自由堆积成圆锥体底面圆周长为12.56m,圆锥体高1.5m,请你根据以上数据计算黄砂的动摩擦因素 = 。

三、计算题(共36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只有最终结果的不得分。)

15.(8分)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5N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在水平面上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0.1,求:

(1)该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2s末时,物体的速度大小。

16.(9分)如图所示,轻绳OA一端系于天花板上,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水平轻绳OB的一端系于竖直墙上,O点挂一重物。如果绳OA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300N,其余两绳能承受的拉力足够大,那么在O点最多能挂多重的重物?此时绳OB的拉力是多大?

17.(9分)一质量为60kg的人站在竖直向上运动的升降机底板上,看到升降机顶板上有一

竖直悬挂的弹簧秤,他便将一重为5N的物体挂上,这时弹簧秤示数为8N。试计算:

(1)升降机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此人对升降机底板的压力。

18.(10分)一车处于静止状态,车后相距s0=25m处有一个人,当车开始起动以1m/s2的加

速度前进的同时,人以6m/s的速度匀速追车,试证明人能否追上车?若追不上,人车间最小距离为多少?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11)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D 2.ABC 3.B 4.C 5.A 6.C 7.BC 8.B 9.CD 10.BC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4分)

11.不变,变大 12.A , 2.5 13.8 , 0 14.0.75

三、计算题(共36分)

15.(8分)解:(1)物体在水平方向受拉力F和摩擦F的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合=F-Ff=F- 2分

2分

(2)由运动学公式 2分

1.52=3(m/s) 2分

16.(9分)解:根据O点受力由正交分解有:

2分

2分

由于

2分

3分

17.(9)解:(1)由题意可知:升降机、人及重物的加速度相等,对重物进行受力分析,它受重力G和弹簧的拉力F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舍=F-G=ma3分

1分

方向竖直向上 1分

(2)人受升降机底板的支持力FN和重力Mg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N-Mg=Ma 2分

FN=Mg+Ma=600+606=960(N) 1分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此人对升降机底板的压力大小为960N,方向竖直向下1分

18.(10分)解:依题意可知人与车的运动时间相等,它们的位移分别为S人和S假设人在时间t内追上车则有:

S人-S=S01分 即 1分

此式t无实数解,则说明人追不上车3分

经分析可知当人与车的速度相等时,人与车的距离最小,设用时间为t,则有:

2分

在这段时间内人与车的位移分别为

s人=V人t=66=36m

2分

人车间最小距离为 1分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12)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自我诊断测试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本卷中重力加速度g值一律取10m/s2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

1.下列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有 ( )

A.秒 B.牛顿 C.瓦特 D.焦耳

2.互成角度的两个大小一定的共点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有关它们的合力和分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合力一定大于较小的分力而小于较大的分力

B.合力随分力间的夹角增大而增大

C.合力一定大于任意一个分力

D.合力可能小于较小的分力,也可能大于较大的分力

3.水平方向的力F将重为G的木块压在竖直的墙壁上,使木块保持静止,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由木块已静止,可知F

B.由木块已静止,可知F=G

C.如果增大压力F,木块与墙壁之间的静摩擦力也增大

D.如果增大压力F,木块与墙壁之间的静摩擦力仍不变

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B.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D.加速度不断变,速度也一定不断变小

5.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在24s内运动的vt图象,

它在这24s内的平均速度( )

A.等于4m/s B.等于2m/s

C.小于2m/s D.大于2m/s而小于4m/s

6.如图所示,自由下落的小球,从它接触竖直放置的弹簧开始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 )

A.加速度变小,速度变小

B.加速度变大,速度变小

C.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D.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7.如图所示,三位同学,从北京到上海,甲乘火

车直达,乙乘飞机直达,丙先乘汽车到天津,

再换乘轮船到上海,这三位同学中( )

A.乙的路程最小 B.乙的位移最小

C.丙的位移最大 D.三者的位移相同

8.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五个共点力作用下保持

平衡。现在撤掉其中两个力,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

为25N和20N,其余三个力保持不变,则物体此时

的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

A.1m/s2 B.10m/s2 C.20m/s2 D.30m/s2

9.如图所示,一个物体由A点出发分别沿三条光滑轨道到达C1,C2,C3,则 ( )

A.物体到达C1点时的速度最大

B.物体分别在三条轨道上的运动时间相同

C.物体到达C3的时间最短

D.在C3上运动的加速度最大

10.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小车向右加速运动时,物块M静止

于竖直车厢壁上,当作用在小车上的水平拉

力F增大时,则 ( )

A.M受静摩擦力增大

B.车厢壁对物块的作用力的方向不变

C.物块不能相对于车静止

D.M所受的静摩擦力不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24分。把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1.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三个力,大小都是F,它们的合力的最大值是 ,合力的最小值是 。

12.一钢珠自离地面高125m处做自由落体运动,那么它在第4s末的速度为 m/s;在前4s内的平均速度为 m/s;

13.一根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0N,若用此绳将重为20N的物体从静止开始竖直向上提40cm,若使绳不被拉断,物体上升的最大加速度为 m/s2,所用的最短时间为 s。

14.打点计时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实验中获得的纸带(缩样)如图所示,A、B、C、D、E分别是五个计数点,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已知AB=7.80cm,BC=6.60cm,CD=5.40cm,DE=4.20cm,则: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m/s2,小车在B点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vB= m/s。

三、计算题(共36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只有最终结果的不得分。)

15.(7分)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s,然后又以1.5m/s2的加速度行驶10s,汽车在这20s内的位移是多大?整个20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16.(7分)质量是2kg的物体,开始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它受到水平力F的作用,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求该物体在2s末的速度及2s内的位移。

17.(11分)民用航空客机的机舱除通常的舱门外还设有紧急出口,发生意外情况的飞机在着陆后,打开紧急出口的舱门,会自动生成一个由气囊组成的斜面,机舱中的乘客就可以沿斜面迅速滑行到地面上来。若某型号的客机紧急出口离地面高度为4.0m,构成斜面的气囊长度为5.0m。要求紧急疏散时乘客从气囊上由静止下滑到达地面的时间不超过2.0s,则乘客在气囊上下滑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大?气囊和下滑乘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得超过多少?

18.(11分)如图所示,固定斜面的倾角为,质量为m的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tan)

(1)若对物体施加沿斜面向上的外力F,使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运动,F应为多大?

(2)若对物体施加水平向右的外力F / ,要使物体沿斜面匀速向

上运动,F / 应为多大?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12)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A 2.D 3.D 4.C 5.D 6.C 7.AD 8.BC 9.CD 10.D

二、填空题(共24分)

11.最大值为3F 最小值为0 12.40m/s 20m/s

13.5m/s2 0.4s 14.1.20m/s2 0.720m/s

三、计算题(共36分)

15.275m 13.75m/s

16.5m/s 4.5m

17.(1)2.5m/s2(5分);(2)11/12(6分)

18.(1) (5分);(2) (6分)

高一上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参考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高一年级寒假作业栏目!

【2015高一上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参考】相关文章:

2010年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2012高考物理复习的几点建议

2011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

2011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七

高一物理

高中物理公式——恒定电流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

中考物理咋复习不留漏洞名师给三点建议

2013年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方法及资料

高中物理常常用到的思想方法

最新物理学习园地文章
热门物理学习园地文章
精品推广
学习园地推荐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