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县作为市级课改实验区的第一次中考,又是物理学科首次采用开卷考试,纵观2006年课改区中考物理题,更加注重了知识的应用和探究能力的考查力度,更加注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更加体现了命题的人性化,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理念。认真研讨试题特点,细致分析我县考生答卷情况,有助于一线物理教师把握中考脉博,做到教学有的放矢。
一、试题特点
1.试题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符合新课标三维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的要求
全卷四大类型题中几乎都渗透直接运用基础知识便可以解答的问题,属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内容约占全卷分数的60,如第3、13、14、15、16、17、19、23和24题等,这些试题,属于典型基础性试题,考查了对最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体现基础性,即严格依据课程标准,注重学生最基本的科学素质的考查。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是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学好物理必须掌握的关键知识,这是中考之所以一直重视考查“双基”的主要原因。
2.试题有意识考查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科学探究,这是新课标中三维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的要求
《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即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对科学探究的强调,意在提醒广大教师尽快改变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重视引导和启发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即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如第21题,运用学生在初中已学的浮力和密度的知识,大致判断地窖里C02气体的“浓度”是否危及人身安全。题中要求将你的实验方法,可能看到的现象、你的判断以及其中的物理道理弄明白,这道题将物理学的一个重要方法“猜想—实验验证”,要求学生大胆猜想,进行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让学生经历科学家发现重要物理规律的思维过程,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再如第22题是以课本中“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为原形,要求考生回答实验探究中一系列的问题,此题将“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渗透其中,无疑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是有帮助的。
3.试题能从生活、生产实际出发,贴近生活,关注时政要闻,关注社会热点,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全卷大多数试题取材于学生身边常见的生活实例,并大量采用提供情景(信息)图片的方式,近13幅情景图片的展示,既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和分析能力,又能使学生重新获取体验物理情景的同时,再次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如第7题“提供两幅是从某交通宣传栏和某冷饮厂广告宣传片中选取的,请你任选一幅并指出,其中违背科学规律之处……”;第9题“请用连线的方式把图中螺口灯泡与按钮开关正确接入电路”。全卷中涉及能源问题的题目有第24题,作为试题压轴题,将核能的开发和利用,人们关心的社会热点,合肥科学岛中的“人造太阳”是怎么回事?和平及合理利用核能的途径呈现在试题中,体现人文性,即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这类考题立意境界高,知识落点低,又富有时代气息,既考查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又让学生初步认识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能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能引导学生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给予关注,具有很好的教育功能。另外涉及环境保护的题目还有第8题,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06年中国的主题是“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化学电池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日趋严重。以安装在自行车上的照明灯的小型交流发电机使灯泡发光为例,来说明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发电机工作能量转化是怎样的?本题贴近日常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能够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4.加大文字性表述题型比例,突出书面表达和信息交流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交流与合作是科学探究的要素之一,要求学生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如第4题“火车站台上都设有安全线,火车进站时,人若越过安全线就会发生危险,请说明发生危险的原因:____________。”再如第5、7和22(5)题等这些题,均要求用物理语言将试题中涉及到物理现象,原因和结论表述清楚。试题分析中我们还发现今年课改实验区中考试题相比前几年试题计算类试题明显变少,但信息整合和文字表述类试题明显增多,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体现物理学科“重想轻算”的特色,充分发挥了中考命题的导向功能。
二、答卷分析
1.抽样成绩统计
2006年我县参加高中升学的考生有8231人,物理人均分为51.95分,最高分为90分(全县共有9人),省示范高中物理达线分为76分,一般普通高中物理达线分为54分。根据省教科所提供的中考试卷评分标准,我县中考物理阅卷组依据平时课堂教学实际,切实贯彻新课标理念,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开动脑筋,按照“给分有理,扣分有据”的原则,制订了本学科阅卷评分细则。随机抽样30个考场,有效试卷892份(去掉缺考)考卷统计出各大题的人均分,得分率如下表,供一线老师们参考。
2.失分主要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欠缺
试卷中相当部分试题是考查基础知识的,而且考生答题失分较多,表明一些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仍有所欠缺。如第1题对一只工业用温度计所显示的温度进行读数,属于物理的基本技能,不少考生不注意分度值,而导致读数错误;第10题通过试卷抽样分析属于填空题出错率最高题,要求在图中画出雪橇所受到拉力的示意图,许多考生力的作用点画不准,力的方向画错了,甚至想当然的画一个力了事;如第3题求打击时木楔所受的压强,在压强单位换算时,发现“Pa”“KPa”关系不清,科学记数法不会的错误,这不能不说是“双基”欠缺。再如第16题选择题,题中要求从物理现象找规律,分析“跳伞运动员从空中徐徐下降”与“刹车后,水平路面上行驶公交车逐渐停靠在车站”这两种情况下能量转化共性如何?许多考生将动能、重力势能和机械能以及与其形式的能转化搞不清;最后如第22题的第(1)问,要求在方框内画出“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电路图,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画电路图时,出现了常识性错误,如缺电源,少电键和变阻器,甚至连滑动变阻器元件符号都画错了,还有学生将“开关”写成“侧刀”、“开合”等,“滑动变阻器滑到阻值最大处写成电路中电阻最大”这估计与平时教师在教学中语言不严谨有关。
(2)审题能力差
不少考生不注重审题,不仔细推敲题中关键词就欣然动笔,单凭印象先入为主,造成失分。如第7题从两幅图任选一幅并指出其中违背科学规律之处,部分同学将两种情况均做了,也有的同学不是从违背科学规律角度入手答题;第11题,题中明确说明光从光纤一端射入,从另一端射出,将图中未画完的光路部分补充完整。阅卷时发现许多考生作图时并未将光线从另一端画出而出现不应有的失分;第21题实验探究题,该题属于限制方法的一道探究题,即将充入空气的气球放入地窖内,由此状态(浮沉)判断窖中CO2的含量高低。阅卷时发现没有弄清题意,人为改变题设条件。出现典型错误有:如答成将氢气球或将充入C02气体的气球放入窖内,将动、植物放入窖内,将石灰水放入窖内来判定;再如第23题根据题中条件最好选择图中a、b或c中哪个滑轮组来提起重物,结果发现部分同学没有仔细审题将三种情况均选择,并一一计算,答非所问。等等这些均说明考生不能仔细审题,抓不住题中关键词,审题能力差。
(3)语言表达能力差
从抽样试卷来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普遍较差,如第4题“火车站台上都设有安全线,火车进站时,人若越过安全线就会发生危险。请说明发生危险的原因:________。”有些考生答成人发生危险是由于火车行驶时的风将人带走;如第21题中是通过充满空气的气球放入地窖中判断地窖中C02的“浓度”高低,不少同学在试卷答成“C02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会将气球压在地面上”;“物体密度越大,受浮力越大”;“密度小的物体一定浮在密度大的物体上面”等等;还有些体现在开放性试题简答中,语言不够简练,条理不够清晰。可见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的现象。
(4)答题不够规范
阅卷教师反映许多考生答题时,解题过程不规范较为突出。如物理计算没有公式只有单纯的数学运算;不用原始公式解题,而直接用导出公式进行求解;物理量符号上的错误表示,如机械效率用W%,有用功用Q有或P有表示,总功表示为Q总;公式中字母运用不规范,如m=ρV写成“m=pv;Q=qm写成“Q=mg;公式推导不规范:如ρ= 导出m=ρV写成“ρ= m=ρV”;再如在运算过程中单位问题就更严重了,如功的单位用“N”表示,也有的用“W”表示等,造成不应有的失分实在可惜!
三、几点启示与体会
综上所述,2006年中考物理试题较好地体现了省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2006年课改实验区中考纲要中所提出的命题思想,渗透了新课标的理念,对2007年中考乃至今后物理教学有一定指导作用。
1.继续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对物理基本概念、原理、定律的教学应从要求学生认识,记忆的层次提升到理解、应用的层次,对这些内容的教学,应积极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中进行概括、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试卷分析统计来看,许多考查“双基”方面试题丢分严重。如考查物态变化、电路的基本连接和一些常用仪器的使用与读数等,因而在平时课堂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运用“双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势在必行。
2.注意加强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和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充分体现学以致用。
试卷中第4、7、9、15、19和21题均是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试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创设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灵活应用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引导学生在平时练习时应多观察、多分析、多思考,这样才能有利于扭转“背定义、套公式、记题型、对模式”的死板僵化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3.重视实验探究,注重能力考查,加强过程教学
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是每年中考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学生的软肋。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实验探究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也是新课标对物理课堂教学的要求。如今年试卷中第21、22题两道典型实验探究题,均属于对学生实验能力高低考查的试题。再加上新课程实验时间不长,由此带来的物理实验器材的不足的问题已日益突出,教师应进行创造性教学,运用身边已有物品,指导学生进行小制作,从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开发课程资源。
4.注重开放性试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试题中第5、24题是明显的开放试题,今后这类试题还会增加。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出自主探究的机会,使学生懂得物理问题是怎样提出的,知识是怎样形成的,理论又是如何发展的。这类试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有意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开阔视野,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问题,善于进行实验探究,在答案中教师不强求思维统一,启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
5.在课改实验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
中考命题支持课改,中考命题体现课改,教学中应大胆进行教学改革,这是我们教研员与广大教师的共同任务,当前我县课堂教学中仍有一些值得重视并亟待解决的问题,部分教师观念转变不到位,教学方法依然陈旧,对新的课程标准学习不够,对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对教材的处理缺乏了解和钻研,少数教师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为此,广大物理教师应在教学中加大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到教学中应“三思”即课前应“广思”,课中应“创思”,课后应“反思”,要加强科学探究,使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调动学生思维、参与、动脑、动手、动口,形成生生合作,师生交流的合作局面,让师生与课改同步成长。
【研究中考命题 教学有的放矢】相关文章:
与“研究中考命题 教学有的放矢”相关文章
网友关注
精品推荐
-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1《两种电荷》教学视频实录-刘玉芳
-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和电路》教学视频实录-赵娜
-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4.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视频实录-李宁
-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和电路》教学视频实录-武家标
-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和电路》教学视频实录-王霞
-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1《两种电荷》教学视频实录-刘会通
-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和电路》教学视频实录-袁莉
-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和电路》教学视频实录-阜阳市
-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1《两种电荷》教学视频实录-张洪丽
-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1《两种电荷》教学视频实录-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