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 查字典物理网 > 物理教研 > 教学参考 > 关于物理尖子生的培养策略探讨和分析

关于物理尖子生的培养策略探讨和分析
来源查字典物理网| 2016-06-12 发表| 物理教研分类:教学参考

物理教研

2010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考试中,笔者所任教的班级取得了相当优异的成绩。全班45人,一位学生因物理竞赛保送清华大学没参加高考外,其余44人中有33人得A+,11人得A。诚然,笔者所教的是一个天资聪颖的群体,但与他们一起走过的这三年中,也是经历了最初的碰撞、多角度的磨合,最终获得了共同的提升。在今天,当学生们以物理尖子生群体的身份离开高中校园之际,本人也在反复思索,高中物理尖子生是怎样“炼”成的?下面结合近些年来本人在物理教学方面一些实践和探索,谈谈自己肤浅的几点经验和感受,以求抛砖引玉。

一、锤炼教师自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难学,这是绝大多数高中生的共识。这种认识“代代”相传,于是我们经常发现高一新生对物理学科充满了畏惧,还没学,就害怕了。要培养物理尖子生,需尽快消除他们无端的畏惧。

首先,物理教师要做有深度的教师,让学生不怕物理学习。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首先要具备极强的解题能力。试想,假如你连一道稍微复杂的题目也解不出,那么怎样使学生信服你?又怎能吸引学生?笔者每次新接班,都会有一些调皮的学生特意挑几个撕去答案的难题跑来名为请教实为试探你功底的情况,这时你若能驾轻就熟地解答,学生就会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对学科的畏惧之感也会因为对你的信任而渐渐消除。

当然,物理教师同样需博览群书,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物理,揭万物之理,本就需博识万物。并且,当你在学生的眼中是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博学教师时,学生自然会信任、敬佩你,进而喜欢你所教的科目。反之,教师如果只关心书本知识,知识面狭窄,在物理教学实践中就会捉襟见肘、底气不足,有可能无法胜任教学工作,学生只可能怕你,更怕物理。

其次,物理教师要修炼个人的亲和力,让学生爱上物理学科。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工作性质要求我们必须具有高度的亲和力。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把幽默艺术运用于课堂,用幽默的语言来进行教学,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创造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的乐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往往能产生神奇的效果。

例如,笔者在讲授“伏安法测电阻”时,讲到测量大电阻时采用电流表内接法,测量值偏大;测量小电阻时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测量值偏小时,本人是这样总结的:大(电阻)内(接)(偏)高手,小(电阻)老外(接),学生在“哈哈哈”的笑声中掌握了知识。事实证明,课堂幽默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能增强教师的亲和力。

在平时,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及时给予关注或指导。如授课班上一位女学生物理成绩一直不稳定,一次她考得不理想,跟她个别交流时,笔者只殷切地说了一句“老师相信你行”,下一次她真的考好了,笔者又会心地笑着说了一句“你应该考这么多”。本不经意的一句话深深激励了孩子,该学生晚上给老师发了一条短信:谢谢老师您说的那句“你应该考这么多”,很激励人,很感动,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物理的。果然该学生自此以后学习物理的兴趣大增,高考时也如愿拿到了A+的好成绩。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笔者还积极参与学生的体育锻炼,譬如跑操,打乒乓球等,所以学生都将笔者看成他们的良师益友,很自然地就在物理学习上全心全意地配合,并以加倍的努力回报笔者。当学生爱上物理学科后,他们的学习潜能无形之中也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二、潜心磨砺学生,“炼”就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成功的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好的学习习惯会使成功不期而至。它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坏的习惯,一辈子都还不清它的债务。所以,笔者在物理教学中特别强调“习惯养成”,而这“习惯”包括一种积极思维的习惯和一种缜密解题的习惯。

1.挖掘设疑,课堂留白,培养尖子生积极思维的习惯

思维是学生的主要心理过程,思维能力是学生智力的核心,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习惯是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教师的主阵地在于课堂,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能否激发学生主动的思维,是培养学生积极思维习惯的关键。众所周知,思维起于疑问,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们要善于用问题来组织教学,问题可以打破课堂沉闷的局面,可以激发思维,拨亮学生智慧的火花。

一堂精彩的课必须由若干个有价值的问题组成。例如,在教学“伏安法测电阻”一节时,笔者设计了问题串的教学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问题1:利用桌上提供的器材,设计电路,测出被测电阻的阻值。[学生应该能设计出如图1中所示的(a)、(b)电路]

问题2:已知被测电阻阻值,比较你的测量值与真实值间的差异?分析其中的原因。

问题3:为什么采用图1(a)的学生测量值都偏小,采用图1(b)的学生测量值都偏大?重新分析原因。(提示:电压表、电流表都是实际电表)

问题4:何时采用图1(a)的电路能使系统误差较小,何时采用图1(b)的电路能使系统误差较小?

问题5:你能重新设计出电路来消除系统误差吗?

这样,通过挖掘教材,设置问题,运用层层递进的推理性问题创造一种紧追不舍的气氛,让学生在新的需要与原有水平之间产生冲突,一步步地将学生引向积极、深入的思维状态。

当然,我们还要注意,思维活动状态是需要时间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在时间上留白,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展现,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许多时候,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往往是问题一提出,就马上要求学生发言,其实这样所谓的思维活动也是无效的。有位美国教育家说过:在每个问题提出来之后,至少等待3s,这样可增强学生的信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等,若不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提问失去了价值,学生思维更是毫无提升。

2.严格要求,树立榜样,培养尖子生缜密解题的习惯

各类选拔性考试的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逻辑推理和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解题习惯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有利于提高考试成绩。笔者在解题训练中一直强调以下几点:

(1)要仔细审题。审题的过程就是将一个具体的物理现象抽象成一个或几个物理模型的过程,为下一步解题作准备。物理教师在平时训练中应要求学生细致读题,一字不落,并且要划出关键词来。例如“第2s”还是“2s内”,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是“计重力”还是“不计重力”等等。

(2)要勤画示意图,包括受力图,运动过程图,在图上要用常用符号标明题中已知的物理量。许多时候,学生好高骛远,对于一些简单的题目常常懒得画受力图,往往会造成“阴沟里翻船”的情况。所以教师在平时的考试中可以设置一些图像分,强化学生的画图意识,并逐渐内化为一种习惯。

(3)列方程时要写出基本公式。基本公式是得分的依据,写出的公式必须是能反映出所依据的物理规律的基本式,不能是变形式,例如牛顿第二定律要写F=ma,而不能写a=F/m,同时基本式中的符号要用课本规定的符号来表示。

(4)要规范解题结果。解题结果是物理解题的成果,是解题者智慧的结晶,特别要注意完整表述,避免遗漏。例如矢量要加上方向,反作用力还要联系上牛顿第三定律等。务必要让学生习惯于用完整规范的表述,准确作答。

(5)要特别重视教师和学生的榜样作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作好示范,求解例题时的板书要规范,以实际行动影响和指导学生。教师也可以经常请学生上黑板作答,点评学生的作答过程,突出表扬优秀,激励绝大多数学生学习这些身边的榜样,提醒自己规范解题,进而形成缜密解题的好习惯。

3.应运用共生效应,建立学习“共生圈”,培养尖子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然界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共生效应”。“共生效应”在我们人类群体当中也存在,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从1901年至1982年先后出现25位诺贝尔获奖者,便是一个“共生效应”的杰出典型。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笔者常跟学生强调“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注重打造物理学习的“共生圈”。为此,本人充分发挥尖子生的带头作用,建立物理学习小组,形成互帮互学的学习“共生圈”。一方面本人引导学生在“共生圈”内,相互探讨、交流,各自不断自我完善。由于同龄人思考问题的方式比较接近,相互之间的解答更听得懂,记得住,效果有时比教师讲解还好。另一方面本人还引导各“共生圈”间相互学习,相互竞赛,形成一个总的“共生圈”。每次作业,笔者总是布置一个思考题留给各“共生圈”讨论,并要求第二天各“共生圈”派代表上台讲解,给其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确实,学生都非常争强好胜,课间常常能见到他们为了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也经常为此来找教师评判。长此以往,这种互相帮助、你争我赶的学习氛围逐渐形成,促使尖子生群体的形成。

“玉不琢,不成器”,面对一块块勤学好问的璞玉,教师还会从中不断提升个人内涵,锻造个人魅力,让学生爱上物理,并用心关注细节,引导学生养成终生受益的好习惯,最终让优秀成为他们的习惯,“炼”成优秀的尖子生!

【关于物理尖子生的培养策略探讨和分析】相关文章:

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讨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初中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初中学生物理学习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物理“自主探究”教学的原则及策略

浅析物理实验中的学生能力培养

试谈物理教育的多维探讨

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物理中有关作图题的分析

网友关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第1节压强配套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配套练...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知识与能力训练...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单元测试题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综合练习配套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第七章第3节重力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知识与能力训练答...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综合练习(一)配套练习册答...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配套练习...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规律(二)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第九章第1节压强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综合练习(二)配套练习册答...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测试卷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测验卷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知识与能力...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单元测试题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知识与能力训...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第九章第4节流体压强...
最新物理物理教研文章
热门物理物理教研文章
精品推广
教学参考推荐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