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 查字典物理网 > 学习园地 > 物理知识点 > 2017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备考楞次定律知识点

2017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备考楞次定律知识点
来源查字典物理网| 2016-09-28 发表| 学习园地分类:物理知识点

学习园地

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下面是楞次定律知识点,请大家认真学习。

1、1834年德国物理学家楞次通过实验总结出: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要使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即磁通量变化 感应电流 感应电流磁场 磁通量变化。

2、当闭合电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引起感应电流时,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楞次定律的内容: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为磁通量变化。

楞次定律是判断感应电动势方向的定律,但它是通过感应电流方向来表述的。按照这个定律,感应电流只能采取这样一个方向,在这个方向下的感应电流所产生的磁场一定是阻碍引起这个感应电流的那个变化的磁通量的变化。我们把“引起感应电流的那个变化的磁通量”叫做“原磁道”。因此楞次定律可以简单表达为: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原磁通的变化。所谓阻碍原磁通的变化是指:当原磁通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或磁通)与原磁通方向相反,阻碍它的增加;当原磁通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通方向相同,阻碍它的减少。从这里可以看出,正确理解感应电流的磁场和原磁通的关系是理解楞次定律的关键。要注意理解“阻碍”和“变化”这四个字,不能把“阻碍”理解为“阻止”,原磁通如果增加,感应电流的磁场只能阻碍它的增加,而不能阻止它的增加,而原磁通还是要增加的。更不能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原磁通”,尤其不能把阻碍理解为感应电流的磁场和原磁道方向相反。正确的理解应该是:通过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和原磁通的方向的相同或相反,来达到“阻碍”原磁通的“变化”即减或增。楞次定律所反映提这样一个物理过程:原磁通变化时( 原变),产生感应电流(I感),这是属于电磁感应的条件问题;感应电流一经产生就在其周围空间激发磁场( 感),这就是电流的磁效应问题;而且I感的方向就决定了 感的方向(用安培右手螺旋定则判定); 感阻碍 原的变化——这正是楞次定律所解决的问题。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可以用图表理顺如下:

楞次定律也可以理解为: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要反抗(或阻碍)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即只要有某种可能的过程使磁通量的变化受到阻碍,闭合电路就会努力实现这种过程:

(1)阻碍原磁通的变化(原始表速);

(2)阻碍相对运动,可理解为“来拒去留”,具体表现为:若产生感应电流的回路或其某些部分可以自由运动,则它会以它的运动来阻碍穿过路的磁通的变化;若引起原磁通变化为磁体与产生感应电流的可动回路发生相对运动,而回路的面积又不可变,则回路得以它的运动来阻碍磁体与回路的相对运动,而回路将发生与磁体同方向的运动;

(3)使线圈面积有扩大或缩小的趋势;

(4)阻碍原电流的变化(自感现象)。

  

利用上述规律分析问题可独辟蹊径,达到快速准确的效果。如图1所示,在O点悬挂一轻质导线环,拿一条形磁铁沿导线环的轴线方向突然向环内插入,判断在插入过程中导环如何运动。若按常规方法,应先由楞次定律 判断出环内感应电流的方向,再由安培定则确定环形电流对应的磁极,由磁极的相互作用确定导线环的运动方向。若直接从感应电流的效果来分析:条形磁铁向环内插入过程中,环内磁通量增加,环内感应电流的效果将阻碍磁通量的增加,由磁通量减小的方向运动。因此环将向右摆动。显然,用第二种方法判断更简捷。

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具体步骤:

(1)查明原磁场的方向及磁通量的变化情况;

(2)根据楞次定律中的“阻碍”确定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

(3)由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用安培表判断出感应电流的方向。

3、当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用右手定则可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运动切割产生感应电流是磁通量发生变化引起感应电流的特例,所以判定电流方向的右手定则也是楞次定律的特例。用右手定则能判定的,一定也能用楞次定律判定,只是不少情况下,不如用右手定则判定的方便简单。反过来,用楞次定律能判定的,并不是用右手定则都能判定出来。如图2所示,闭合图形导线中的磁场逐渐增强,因为看不到切割,用右手定则就难以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而用楞次定律就很容易判定。

要注意左手定则与右手定则应用的区别,两个定则的应用可简单总结为:“因电而动”用右手,“因动而电”用右手,因果关系不可混淆。

查字典物理网小编为大家提供的17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备考楞次定律知识点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好好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2017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备考楞次定律知识点】相关文章:

2011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四(参考答案)

2010年中考物理复习要点

2011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二

2011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五

2011年中考物理《运动和力》试题解析及点评

2011年北京高考物理主要考点分析(一)

2012高考物理复习的几点建议

2011年北京高考物理三大题型典型试题解析 (二)

关于评议2012年中考物理试题的通知

2010中考物理必备常识汇集

网友关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综合练习配套练习册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单元测试题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单元测试题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第2节光的反射知识与能力训练答...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知识与能力训...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第4节光的折射知识与能力训练答...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综合练习(一)配套练习册答...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第十章第2节阿基米德...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第1节压强配套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第2节二力平衡配套练习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第1节力配套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第八章第3节摩擦力答...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规律(一)知识...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单元测试题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配套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第九章第1节压强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第七章第2节弹力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第七章综合练习答案
最新物理学习园地文章
热门物理学习园地文章
精品推广
物理知识点推荐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