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 查字典物理网 > 物理广角 > 物理学家 > 威耳孙

威耳孙
来源查字典物理网| 2012-12-29 发表| 物理广角分类:物理学家

物理广角

威耳孙(Charles Thomson·Rees Wllsoni:1869~1959)英国物理学家。1869年2月14日生于苏格兰的中洛锡安那一个农民家庭。1888年入剑桥大学1892年毕业后进人卡文达什实验室,1896年获博士学位。1900年担任剑桥大学物理学讲师。1925年任剑桥大学杰克逊讲座自然哲学教授。1934年退休,曾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并被授予科普利奖章。1959年11月15日在皮布尔斯郡逝世。他一生从事分子物理、原子物理、核物理方面的研究。主要成就是发明了观察和拍摄带电粒子径迹用的仪器──威耳孙云室。

他早年就酷爱在大自然中进行科学观测,曾连续三年对云雾成因和大气电进行研究。1894年9月,他有几周在苏格兰最高的山顶上的BenNevis天文观测站观察云霞、日冕、云雾、辉光等奇异的光学现象,使他想到“要在实验室中模拟这些现象”。卡文迪什实验室主任。J.汤姆孙对他很支持,并提出需要一种能显示电子经过空气时路径的仪器。1895年初,他用温空气膨胀制造人工云雾时,发现空气中没有尘埃时还有某种凝结核心,他猜测这可能是“带电的原子”即离子,这些离子使过饱和蒸汽凝结成小水滴。1896年,当用X射线照射时,发现“产生的雾要好几分钟才沉降下来”,而汤姆孙那时刚得出X射线可导致气体电离的结论。这说明X射线通过云室中的气体时的确形成大量离子。他观察到的现象证实了离子是水蒸气凝聚的核心。因此,这种云室可以用来探测带电粒子,并可以用照相记录。他的绝大部分有关“离子的凝聚核心作用”的工作是在1895~1900年间进行的。1911年他首先观察到并照相记录了x射线辐照范围内形成的α和β粒子的径迹。到1928年,威耳孙已把云室装备得相当完善,并使这一技术在各国实验室得到推广。成为原子核物理研究中有力的工具之一。由于云室的工作威耳孙与A.H.康普顿的散射工作共同获得192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威耳孙】相关文章:

特斯拉

汤姆孙,J.J.

牛顿

迈克耳孙

布鲁诺

泡利

吴有训

力学

开普勒

地磁场

最新物理物理广角文章
热门物理物理广角文章
精品推广
物理学家推荐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