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省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全国大部分地区有震感。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大灾现大爱,大爱显真情。与地震有关的试题成为了今年中考的热点问题。本文收集了部分2008年的中考试题,涉及到选择、填空、作图、计算等题型,应用到声学、力学、热学、光学等方面的知识,供大家参考。
一、与地震自身有关的物理试题
题1(湖北恩施)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振动波及半个中国!灾情发生后,我迅速上网搜索了一些关于地震的知识:地震的频率范围大约是1HZ~100HZ;在传播途中振动的幅度逐渐衰减,而且频率越高衰减得越快。请结合这些信息在下列说法中选出错误的一项( )
A.5月12日14时28分,恩施州全境也产生了强烈震感
B.发生地震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C.在汶川,人们可以听见地震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比较低沉
D.在距离汶川较远的地方,人们可能感受到了震动,但可能听不到声音
答案:A。
题2(江苏淮安)地震波是一种由地震震源发出,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地震波分为主波、次波和表面波,纵向震动的地震波称为主波,横向震动的地震波称为次波。主波比其它地震波运动得更快,主波的传播速度是6km/s,次波传播的速度是4km/s。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我市也有震感。已知汶川到我市的直线距离约为1440km,则该地震波主波比次波早多长时间传到我市?
答案:120s。
题3(江苏泰州)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在远离地震中心、人无震感的区域,次声波会引起某些动物的听觉反应。由下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区域,听觉上有较明显反应的动物是( )
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 | |
蝙蝠 | 1000Hz~120000Hz |
海豚 | 150Hz~150000Hz |
猫 | 60Hz~65000Hz |
大象 | 1Hz~20000Hz |
A.蝙蝠
B.海豚
C.猫
D.大象
答案:D。
题4(山东泰安)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遭受的一次重大灾难,目前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地震形成了三十多处堰塞湖,严重威胁着下游群众的生命安全,水文工作者正在昼夜监测这些堰塞湖水位。某堰塞湖水位已达到64m,假设湖堤底部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7×105Pa,那么水面最多还能上升几米?(g取10N/kg)
答案:6m。
点评:堰塞湖是由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的大规模山体滑坡,河水冲击泥土、山石而造成堆积,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以上3题,通过介绍与地震相关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考察其中涉及的物理知识。
二、与地震救护有关的物理试题
题5(江苏苏州)据某报报道:在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七天,为采访抗震救灾第一线的感人事迹,记者随空军战士乘坐装着空投物资的军用运输机冲向蓝天,五分钟后,飞机上升到3200米的高空.由于气压急剧变化,记者用来做采访记录的签字笔的笔尖在不断地滴出墨水……报道中“签字笔的笔尖在不断地滴出墨水”的原因是由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选填“增大”或“减小”),笔管内的气压(选填“大于”或“小于”)笔管外的气压。
答案:减小 大于。
题6(浙江台州)在地震中,不少无辜者并不因房屋倒塌被砸伤挤压受伤致死:而是由于种种不当行为“扼杀”自己。若不幸被困于倒塌建筑物中,下列措施不宜采取的是( )
A.用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B.用湿毛巾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
C.不停地大声呼救并迅速用手挖掘砖块,希望尽快逃生
D.一时无法脱险时应尽量节省体力,寻找代用品和水,延长生存时间
答案:C。
题7(江苏淮安)大地震中的有些幸存者,在废墟中是通过敲打铁管而获得营救,他们是利用铁管的( )
A.导电性好
B.导热性好
C.传声性能好
D.硬度大
答案:C。
点评:题6~题7考察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震后科学自救的一些方法,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改理念。
友情提示:避震时首先要保持镇静,选择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同时,要迅速关闭电源、燃气、尽量拔下电源插座,远离电线;不要从窗口跳出;实在来不及,拿个枕头顶在头上也可以缓冲一下。
题8(四川成都)2008年5月12日在我省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在众志成城、举国抗震救灾的日子里,为了尽快让全国人民了解震中汶川及附近地区的灾情,及时展开救援行动,在道路完全阻断、气候恶劣且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果断组织了多次空降行动,其中15名空降兵将生死置之度外,乘坐大型军用运输机在茂县上空5000m处实施了空降,创造了世界空降史上“生死一跳”的奇迹。关于此次空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降兵的着陆点一定在他跳离机舱时的位置的正下方
B.空降兵着陆时的动能一定小于他跳离机舱时的重力势能
C.空降兵着陆时的动能一定等于他跳离机舱时的重力势能
D.空降兵着陆时的动能一定大于他跳离机舱时的重力势能
答案:B。
题9(江苏常州)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救援队员利用各种器材展开抢险救灾工作。
(1)利用如图1所示的钢丝钳,救援队员把钢筋剪断,钢丝钳是(省力/费力)杠杆。
(2)使用撬棒,救援队员把滚落在公路上的石块撬起,如图2所示,若救援队员在撬棒D点沿DM方向用力撬起石块1,撬棒的支点是点;若救援队员在撬棒D点沿DN方向用力撬起石块1,撬棒的支点是点。
(3)利用生命探测仪,救援队员可以找到被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生命探测仪有多种:“热红外生命探测仪”利用红外热成像原理,通过探测受困者与周围温度的差异,形成人体图像,在黑夜,该仪器使用效果(较好/较差);“可视生命探测仪”利用光纤把细小的摄像探头深入废墟的缝隙中,光信号在光纤内经多次(反射/折射)传送回来,救援队员在显示屏上就可以把废墟深处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
答案:(1)省力;(2)A C;(3)较好 反射。
题10(浙江绍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党和政府立刻作出重要部署,一场围绕“救人为本”的抗震救灾工作迅速有序展开。地震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如图3是正在救灾现场工作的挖掘机,画出图中放大部分杠杆的动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答案:如图4所示。
题11(江苏南京)今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牵动了亿万中国人的心。在震后的救灾工作中,科学的搜救方法非常重要。有一种被称为“气垫”的工具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种气垫比枕头大不了多少,表面还有防滑网纹,没充气时瘪瘪的,只要有5cm的缝隙就能把它塞进去。
(1)气垫的表面有防滑网纹,这是为了增大摩擦还是减小摩擦?
(2)某次搜救过程中,用气瓶把气垫里面的气压加到8个大气压时,“气鼓鼓”的垫子顶起了楼板,此时气垫和楼板的接触面积为1250cm2,则气垫对楼板的作用力是多大?(取1个大气压为1×105Pa)
答案:增大摩擦 1×105N。
题12(浙江金华)在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中,党和政府把救人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在倒塌房屋的废墟中搜救被困人员,重型吊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图5所示的重型吊机在某次起吊中,吊起了20000 kg的重物(钢绳的重和摩擦不计,取g=10N/kg)。求:
(1)当重物匀速上升时,钢绳受到的拉力为多少牛?
(2)若重物以0.1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15s,重型吊机对重物所做的功为多少焦?
(3)在重物以0.1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的过程中,重型吊机对重物做功的功率为多少瓦?
答案:(1)2×105N;(2)3×105J;(3)2×104W。
题13(四川成都)在抗震救灾中,为了将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及时地运送到灾区,使用到了多种运输工具,下列运输工具正常行驶时,速度最大的是( )
A.列车
B.大卡车
C.大型客机
D.冲锋舟
答案:C。
题14(江西)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后,为防止传染病的发生,防疫人员将消毒液喷洒在可能发生疫情的地方,过一会儿,没有喷洒药水的地方也能闻到药味。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说明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____________。
答案:扩散 运动。
点评:以上题8~14的排列顺序体现了震后汶川大致的一个救援过程,考察使用到的救灾工具“大型军用运输机、钢丝钳、撬棒、热红外生命探测仪、可视生命探测仪、挖掘机、气垫、重型吊机”和使用的运输工具“列车、大卡车、大型客机、冲锋舟”等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抗震救灾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危的高度关切,使学生充分感悟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的顽强拼搏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感悟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有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中华崛起而发奋读书。
练习:1、(山东潍坊)在汶川抗震救灾时,用飞机空投物品,物品下落过程中,如果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那么它将做( )
A.匀速运动
B.减速运动
C.加速运动
D.曲线运动
2、(山东临沂)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地震导致数万人伤亡,众多房屋倒塌。下列和地震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许多动物可以感觉到地震前的超声波,而人却感觉不到
B.地震导致许多地方发生山体滑坡,但下滑时山体的重力势能不变
C.救援使用的挖掘机有两个很大的履带,目的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D.救援人员使用的红外生命探测仪是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
参考答案:1、A;2、D。
【中考热点问题之地震】相关文章:
★ 中考光学复习
与“中考热点问题之地震”相关文章
网友关注
精品推荐
-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4.3《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教学视频实录-潜江市
-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1《两种电荷》教学视频实录-杨兴蕊
-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和电路》教学视频实录-承德市
- 江苏淮安中考物理第20题 用实验的方法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
-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1《两种电荷》教学视频实录-杨友兵
-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4.2《热机的效率》教学视频实录-韩冰雪
-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1《两种电荷》教学视频实录-李建泉
-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和电路》教学视频实录-安顺市
-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和电路》教学视频实录-王盼盼
-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1《两种电荷》教学视频实录-沈慧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