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 查字典物理网 > 物理教研 > 课程探讨 > 新课程“活动”栏目与课堂教学的变革

新课程“活动”栏目与课堂教学的变革
来源查字典物理网| 2012-12-29 发表| 物理教研分类:课程探讨

物理教研

“活动”促使教师观念的转变

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此我们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而“活动”栏目的设置,这对每一个教师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共同研究合作;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克服“单方面教”的痕迹,使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观察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方式,进而发现学生的创造精神,更多的把注意点放在学生身上。

“活动”的设置创设了一种科学研究的情境,它又根据不同的物理现象又开设了“试一试”、“想一想”、“做一做”等约20余个子栏目。使学生能自主学习,独立的发现问题,进行实验、操作、调查、搜集和处理信息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促使情感和态度的发展。在过去的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教师们只能按教学大纲用简单的“授──受”的教学方式进行。

探究性课题的内容是广泛的,它主要以课文为载体,而课题的形式是多样的,“活动”栏目的设置就是给出了探究性学习的范例,因此教师要组织利用这些范例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还要因地制宜,发掘资源,从课内到课外,触及到学生的学习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活动”改变了物理教学的课堂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病在于过分的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参与的情感与人格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学生需要的是“指导”而不是“传授”。“活动”栏目的设置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它使课堂研究形式发生了改变。例如在“探究声音的产生”这一节中首先让学生“试一试”用一张纸或一根橡皮筋,一只笔帽,一杯水,怎样使它们发出声音?──提出问题;比比看“谁的想法多”、“谁的方法与众不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课上一开始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充分“动”起来;在做完这些实验后,教师又在“想一想”栏目中,上述物体的发声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探究。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再探究,得出结论。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始终处于一个“指导”的位置上,而课堂上产生的效果却是最佳的。在“活动”栏目中,还能针对不同物理现象的探究,还开辟了“问题”、“猜测”、“设计”、“做一做”、“画一画”、“交流与评价”等等栏目。

“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新课堂的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将学生从被动的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能够逐渐地不惟书、不惟上,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逐渐地树立起创新学习的意识,在加强创新实践中锻炼才能不断积累和提高。

在第一节“奇妙的物理现象”中由这么一个“活动”,即老师给出一定量的盐、烧杯、水,要求学生想办法使鸡蛋在水里浮起来,学生用的方法是不同的,一种方法是加水后然后往杯中加盐,另一种是先将盐倒进杯中再加适量的水。虽然看起来他们只有很小的差别,而且都达到了目的。但是反映出思维方式是不太一致的。因为给的盐是一定量的,前一种方法很容易因为水过多而造成盐水密度太小导致实验不成功。而后一种方法则更好。这在物理学学习的一开始就有意识的培养了学生一种“创新意识”。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引起学生智力、思维的碰撞,有了这种碰撞,则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去深入思考,开阔思路,并引发创新的欲望。又如在“透镜”这一节是教材中首先举出一个实例即眼镜。它的镜片就是透镜。然后提出问题透镜有几种呢?它们怎么区分呢?接下来就通过“活动”栏目,活动(一):让学生观察(1)从侧面看透镜的厚和薄、观察(2)用透镜看书本上的字、观察(3)一束平行光通过透镜后发生的现象。活动(二):设计三种简易的实验方法辨别某一透镜是什么透镜?活动(三):“试一试”用你设计的方法辨别近视眼镜片与远视眼镜片是什么透镜?活动(四):“议一议”辨别透镜的方法中哪一种最好?这种“活动”的引导能从学生嘴中得到很多精彩的回答,这种引导在学生的脑子里留下的痕迹是很深的。

“活动”使自立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落实到实处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它有力的挑战了教师“一言谈”的专制,同时也创造了在课堂上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的机会。学生根据共同的兴趣、爱好,自由组合成4~5人的合作探究小组,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学习和竞争意识,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并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渗透科学性,启发创造性。

由于“活动”栏目的设置,学生可针对书本上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有目的的探究,学习前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学习时小组成员可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出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意见。这样对每个人都有了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在争论中,学生更容易发生差异,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对知识则更深刻。

“活动”栏目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探究活动量适当,让学生对于每一个活动即活动的某一部分做细、做深、做透。每一次活动都能给学生一个假想的时间,一个猜测思考的过程,然后再动手验证使探究的过程实实在在地不流于形式。同时让学生有时间质疑探究方法的差异,让老师有时间关注探究未成功学生的反思:我为什么没做成功?这时,探究活动学习的有效性大大增强。

总之,“活动”栏目的设置,是新颖的学习方式的一种体现,能使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上的主体。教师成为组织者、引导者,而使课堂教学发生了“质”的变革。

【新课程“活动”栏目与课堂教学的变革】相关文章: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讨

试论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设计的基本原则

气球在物理实验中的妙用

潜科学思想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激励学生的“雕虫小技”

新课标理念下促进物理教师专业成长的若干策略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加强阅读指导

类比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标物理教学下的改革探索

有关物理教学中的提问

最新物理物理教研文章
热门物理物理教研文章
精品推广
课程探讨推荐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