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 查字典物理网 > 物理教研 > 课程探讨 > 实验助力,打造创新型物理课堂

实验助力,打造创新型物理课堂
来源查字典物理网| 2012-12-29 发表| 物理教研分类:课程探讨

物理教研

创新,是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动力,其根本就是人聪明才智的最大发挥。作为培养人的主阵地──学校,势必肩负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那么课堂无疑就是重中之重,课堂上有效的引导,才有课下积极的思索实践。而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课,怎样创新?教师是不是可以从引导、到辅助、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一步步将物理的学习从生活引向课堂,从课堂最终回归到生活,让学生学着创新,到我要创新,最后我能创新,体会到学以致用的真谛!

一、改进教具,引导学生“创新”

合适的教具,对突破教学重难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教具不能适应实际教学的情况,如果能加以改进,效果可能更好。例如在杠杆的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对力臂的作图掌握不好,力与杠杆垂直时还比较好理解,但力与杠杆成一任意角度时,作图容易出错,相关杠杆的计算题也会由于找错力臂,出现解题错误,怎样帮助学生渡过这个难点呢?最好是能有一个直观的演示,可是现有的杠杆,以及课本上的参照实验都提到,实验过程中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然其目的是为了从杠杆上找出力臂从而得出杠杆平衡条件,那么,如果力与杠杆不垂直了呢?当然力臂只能通过数学知识计算得出,若在现有杠杆的基础上增加一根小小的杆,问题似乎就迎刃而解了。怎么做呢?在现有杠杆的支点处再加一根可绕支点转动的杆,与原有杠杆形成一个T字型,杆上标有刻度,以支点为0刻度,同时在杆上套装一个可沿杆滑动的直角三角尺,这样当力的方向与杠杆为任意角度时,都可转动杆的位置,并通过固定在其上的直角,保证杆与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垂直,最后读出杆上的读数,即为此力的力臂。这样一来,无论力沿什么方向,都可以方便的确定力臂的位置及大小,让学生一目了然,形象直观。当然,实验中仍可以使标杆始终保证在水平位置平衡,使阻力与杠杆垂直,方便直接从杠杆上读出阻力臂。最后找到的杠杆平衡条件,相比动力和阻力都与杠杆垂直的情况更具有说服力和普遍性,学生易于接受这样的普遍规律,教师的教学也就更顺利了。在这次有益的尝试中,学生通过教师的创新,有了不一样的学习体验,也为自我学习和提高开拓了思路。

二、提供学具,放手让学生学着“创新”

不要小瞧我们的学生,他们也许看上去什么都不知道,但初生牛犊不怕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可能效果更好。有些实验用具可能是生活中不常见的,如果教学中能提供给学生,是不是又给了学生一个创新的机会呢?在教学滑轮一课时,学生探究实验只要求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学生的生活中还是比较少见到滑轮的,所以很新鲜,兴趣很高,一会就发现了规律,这时若停下来,教师再去讲解滑轮组,就显得很空洞,不如,给学生几个滑轮,自己去找找怎样既省力又方便呢,学生几人一组,集思广益,有的三下两下,就把几个滑轮组合了起来,发现了怎样最省力;有的还发现最省力的连接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所以要再增加一个定滑轮来改变力的方向,这样虽然不是最省力的,但却最实用;当然还有的小组折腾了半天也不能把滑轮组合起来,不是线乱了,就是滑轮固定不住,总之手忙脚乱,没有头绪。这时教师在一旁及时给予指导,学生很快就会恍然大悟,比起教师的演示,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了其中,而且自己动手,发现了很多不同的连接方法,在两个班的对比教学中,另一个班只是教师演示滑轮组的连接,作业反馈时就发现,自己动手做实验的班级正确率要高得多。

三、取材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能“创新”

物理是生活中的一门科学,学习物理不仅是一门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方法,可以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当学生在学习中有所获,又在生活中有所用的时候,就真正尝到了学习的甜头。反过来,若在生活中发现了一些现象又能通过学习掌握其中的道理,那么这样学来的知识不就更有意义了吗?在大气压强的教学中,由于空气无色无味,怎样理解其产生的压强?往常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准备很多形象生动的实验,学生在这些实验中发现确实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在起作用。不过教师的演示仍然是只有感兴趣的同学热心,总有些学生游离在课堂之外。能不能让学生自己做这些实验呢?首先教师考虑学生身边可能有哪些应用大气压强的实例,比如,钢笔吸墨水,塑料挂钩的吸盘,用吸管喝饮料,从微波炉里取出的塑料密闭饭盒变凹陷了,洗洁精或洗发水的按压式的瓶盖,盆景的自动给水装置等等,将这些题目都提供给学生,让他看看自己身边有哪些相关的应用,回到家里自己动手琢磨琢磨,分析一下在使用的过程中的受力情况,不难发现的确有一种力量在起作用。课前可以多花一些时间和学生充分的交流,帮助学生分析受力,引导他们认识到这就是大气压。然后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同学们来汇报一下,自己课前都做了哪些探索,有什么发现,比如钢笔“吸”墨水,你要怎样做才能吸上,不排出笔管中的空气可以吗?墨水瓶密封可以吗?学生将自己的具体的做法说出来,与其它同学分享,这样,自然地就将大气压强引了出来。每个学习小组都可以结合自己的家庭实际准备若干个实验,实在不具备条件的,也可以和教师组合一组,利用实验室的器材来做一做马德堡半球实验,这样全员参与的,全程参与的物理课,学生的收获是不言而喻的。课后,有学生这样和老师说: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的物理知识啊!以后我要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是啊,当学生们有这样的意识的时候,当他发现了问题,就可能有了创意,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加以改进提高,不就是创新了吗?

人们常说学无止境,那么教学之路的探索亦是如此,每一次尝试都在影响着学生,影响着我们创新型社会需要的人才,做为教师任重道远。

【实验助力,打造创新型物理课堂】相关文章:

创新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的分类、测量与评价初探

“减负,增效”课堂潜力大

浅谈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谈农村初中在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尝试

新课改物理课堂教学有感

上好物理的起始课

如何为学生筛选物理习题

试谈物理教学课堂提问的策略

多彩的物理课堂教学

最新物理物理教研文章
热门物理物理教研文章
精品推广
课程探讨推荐

学科中心